[发明专利]一种生态安全的马铃薯肥料配方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195348.X | 申请日: | 2016-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35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 发明(设计)人: | 贺奕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东县奕达农贸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1/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邓云鹏 |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态 安全 马铃薯 肥料 配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生态安全的马铃薯肥料配方。
背景技术
马铃薯在提供营养全面的食物、保证粮食安全、提高能源安全、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促进冬季农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因此马铃薯能够得到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重视,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就全球而言,马铃薯仅占到世界平均膳食能量供应的2%,然而它却是很多国家的主食。在发达国家,马铃薯可以每天每人提供540kJ的能量,在发展中国家,该数字为每人每天约170kJ。除了提供人体所需的能量以外,很多品种的马铃薯还贡献了一定量的膳食纤维、抗坏血酸、钾素、类胡萝卜素和抗氧化酚类化合物(如绿原酸及其聚合物)等。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马铃薯生产国,2010年种植面积达666.7万km2,产量达1500kg/666.7m2。然而,目前马铃薯产业发展受到施肥技术落后、品种单一、病害防治等问题的严重制约,尤其施肥技术落后问题最为突出,由于长期以来缺乏系统、科学的研究和技术支撑,农民在马铃薯种植方面普遍存在“用大投入换取大产出”的理念和做法,随之带来三个严重的问题:一是由于马铃薯本身对营养的吸收有一定的限度,导致超量部分肥料随着地表径流流失,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而且这种污染有逐年累积加重的趋势;二是由于过度施肥,特别是N、P、K肥比例失调,严重破坏了土壤自身的修复和保养能力;三是为了保持相对的高产,农民必须逐年增加施肥数量和种类,而且由于缺乏平衡施肥技术,致使产量并未按肥料的增加而同步增产,进而增加了马铃薯种植的投入,特别是在肥料涨价年份,马铃薯种植收益明显下降。因此,开展马铃薯科学高产高效平衡施肥技术研究,建立有指导意义的马铃薯节本增效施肥技术体系并推广应用,对马铃薯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生态安全的马铃薯肥料配方,有针对性地满足马铃薯在不同生长期的需要,以提高马铃薯的产量质量,并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一种生态安全的马铃薯肥料配方,包括基肥、第一次追施肥及第二次追施肥,基肥、第一次追施肥及第二次追施肥的质量比为20~30:1~1.5:0.6~0.9;
所述基肥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氮磷钾混合肥25~35份,中微量元素2~6份,硅藻土10~15份,粉煤灰5~8份,有机肥100~140份,蛭石12~20份;其中,所述有机肥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草木灰10~20份,干化污泥10~20份,植物秸秆粉10~20份,动物粪便50~80份,豆柏粉10~15份,中草药5~10份及生物发酵剂0.1~0.3份;
所述第一次追施肥及第二次追施肥为氮钾化肥,其中,所述第一次追施肥中氮肥和钾肥的质量比为2.5~3.5:1,所述第二次追施肥中氮肥和钾肥的质量比为0.8~1.5: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有机肥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草木灰15~18份,干化污泥15~18份,植物秸秆粉15~18份,动物粪便60~75份,豆柏粉12~14份,中草药6~8份及生物发酵剂0.1~0.3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肥中,氮磷钾混合肥包括尿素、过磷酸钙及硫酸钾。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肥中尿素、过磷酸钙及硫酸钾的质量比为1:2.0~2.3:0.75~1.0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肥中尿素、过磷酸钙及硫酸钾的质量比为1:2.15:0.9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微量元素包括过磷酸钙、硼砂和螯合态镁、铁、锰、铜、锌、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生物发酵剂包括固氮菌、溶磷菌、解钾菌、光合菌、根促生菌、芽孢杆菌属、硅酸盐菌、细黄链霉菌和黄孢原毛平革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草药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青蒿1~1.2份、樗叶0.6~1.8份、苦参0.8~1.5份、除虫菊2.1~4.0份、烟叶0.5~1.5份、蓖麻根1.3~1.8份、桑叶1.2~2.4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有机肥采用如下方法制备:
将草木灰、干化污泥、动物粪便、植物秸秆粉、豆柏粉、中草药及生物发酵剂按质量份混合均匀,调节pH6.0~7.0,加水调节含水率至45~65%,堆肥,待堆内温度达到50~70℃时,发酵20~40天,然后烘干、粉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次追施肥及所述第二次追施肥中,氮肥为尿素、硝酸铵或硫酸铵的至少一种,所述钾肥为硫酸钾或氯化钾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东县奕达农贸有限公司,未经惠东县奕达农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953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花生花针期专用肥
- 下一篇:一种烟草专用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