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远程现实场景虚拟化机器人车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95214.8 | 申请日: | 2016-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528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覃盛安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远程 现实 场景 虚拟 机器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远程现实场景虚拟化机器人车,用网络或wifi等无线媒介技术实现远程机器人车所在实景与对方在其本地虚拟化的视听交流以及交易功能。
背景技术
在网络控制及终端,现有技术只是局限在某一个方面或某一个区域,功能单一。尤其在控制远端车辆方面,针对上下坡、上下台阶、上下电梯、悬崖障碍检测、安全处理等部分,均显得复杂而力不从心。例如上下台阶、电梯等当下较难的课题,很难精准实现;安全检测与处理很难做到精确到位。这些缺点使得现有设备远程控制效果差,容易出安全等方面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通用的远程机器人车,只要人可以到的公共场所,本发明都可以到达。使得人们可以用电脑、手机等设备,通过本发明轻松实现远程实地购物、学习、借书、就医、谈判、工作、旅游、游玩、陪伴等。对于现有技术做起来力不从心的部分,可以通过远程现实场景虚拟化机器人车中配合的驾驶服务员进行完成,例如辅助上下台阶、辅助上下坡、辅助上下电梯、辅助悬崖障碍以及交通安全监测等。这样就做到需要用户控制的就让用户控制,需要驾驶服务员辅助的就进行驾驶服务员配合控制。使得用户有更好的远程实景虚拟化体验。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远程控制设备包括软硬件和本地应用软件,远程设备硬件有头部、颈部、躯干、底座、控制把手组成。头部上面安装有对讲屏幕、带缩放功能的摄像头、麦克风、音箱、条码扫描器和二维码扫描器。颈部有360度转动云台、摄像头抬头低头180度云台。躯干包括圆台座、螺杆和螺杆电机,螺杆电机驱动螺杆转动,调节颈头部的高度上下运动。底座包括支撑底盘、轮子、驱动电机、方向电机、障碍悬崖传感器、数据收发与处理电子设备、控制电路、坐驾驶服务员的座子,控制把手包括加速、减速、转向、灯等控制器,服务员控制用把手(像电动车把手)。车的运动可采用电动、油动、气动等各种能源驱动方式。驾驶服务员可以协助做各种复杂动作,例如按动电梯按钮等。机器人的各种运动是有远程用户控制的,也可以交给驾驶服务员进行控制。远程用户控制时,机器人的速度被限制到人步行的速度范围,驾驶员可以跟随也可以离开;驾驶服务员控制时,可以像正常的电动车一样进行运行,可以根据交通规定设定速度。无论用户控制驾驶还是驾驶服务员驾驶,用户都可以控制本设备行走以外的操作,例如转动头部,上下移动头部,抬头低头动作,以及视听交流等。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实现了使用电脑或平板或手机或电视或游戏机等电子设备,通过网络或wifi等信息传递技术媒介进行远程机器人控制。远程机器人可以代替用户在远程进行前行、后退、左右转弯、上坡、下坡、上下台阶、上下超市电梯、上下台阶电梯、上下垂直电梯等。完成用户在远程的各种工作,逛街、购物、旅游、商务谈判、教室学习、图书馆浏览、医院看病、陪伴远程朋友亲人散步……。本设备使得人们可以在家用电脑,在外用手机等设备实现远程购物、学习、借书、就医、谈判、工作、旅游、游玩、陪伴等。对于现有技术做起来力不从心的部分,可以通过本设备中配合的驾驶服务员进行完成,例如辅助上下台阶、辅助上下坡、辅助上下电梯、辅助悬崖障碍以及交通安全监测等。这样就做到需要用户控制的就让用户控制,需要驾驶服务员辅助的就进行驾驶服务员配合控制。使得用户有更好的远程实景虚拟化体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前视、侧视、顶视以及轴测图等几个主要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整体构造图。图中001.摄像头,002.信号增强天线,003显示屏,004左右麦克,005音箱,006抬头低头云台,007.转头云台,008高度调节螺杆,009手推把手,010.圆台座,011.底座,012.轮子,013.骑车把手,014.驱动把手,015刹车系统,016.座子。
图3是本发明的几种主要的运行模式图:即远程控制模式图、长距辅助模式图和近距辅助模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覃盛安,未经覃盛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952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