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通孔自冷却电炉载流铜母排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93797.0 | 申请日: | 2016-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900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马国红;程金春;龚义枝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鑫旭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25/16 | 分类号: | H01R25/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100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通孔 冷却 电炉 载流铜母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通孔自冷却电炉载流铜母排,属于电工母线设计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铜母排,又称导电铜排,是一种大电流导电产品,广泛应用于高低压电器触头、输配电设备、输电母线槽等电力设施,更特别适用于金属冶炼、电化电镀、化工烧碱等超大电流电解冶炼工程。
电炉导电铜母排,承受着巨大的电流载荷,铜母排自身发热量大,而且电炉内温度往往高达1100度左右,容易造成铜母排过热甚至过烧,不仅更换频繁,增大成本,更容易引起重大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内通孔自冷却电炉载流铜母排,改变传统实心铜母排结构,采用内部通孔设计,既不影响电流载荷,又减轻了铜母排自身重量,降低了电炉生产成本,而且还方便铜母排内部输入循环水实现工作过程中不间断冷却,从而提高铜母排使用寿命。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内通孔自冷却电炉载流铜母排,包括铜母排本体,所述铜母排本体内部对称设计矩形通孔,所述矩形通孔纵向和横向中心线均与所述铜母排本体纵向和横向中心线重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具体优化,一种内通孔自冷却电炉载流铜母排,所述矩形通孔宽度为所述铜母排本体宽度的三分之一。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具体优化,一种内通孔自冷却电炉载流铜母排,所述矩形通孔高度为所述铜母排本体厚度的三分之一。
与现有铜母排设计制造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一种内通孔自冷却电炉载流铜母排,采用内部通孔设计,既不影响电流载荷,又减轻了铜母排自身重量,降低了电炉生产成本,而且还方便铜母排内部输入循环水实现工作过程中不间断冷却,从而提高铜母排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内通孔自冷却电炉载流铜母排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1中,1、铜母排本体,2、矩形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内通孔自冷却电炉载流铜母排,包括铜母排本体1,所述铜母线本体1宽度为L,厚度为H,所述铜母排本体1内部对称设计矩形通孔2,所述矩形通孔2纵向和横向中心线均与所述铜母排本体1纵向和横向中心线重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具体优化,一种内通孔自冷却电炉载流铜母排,所述矩形通孔1宽度D为所述铜母排本体1宽度L的三分之一。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具体优化,一种内通孔自冷却电炉载流铜母排,所述矩形通孔2高度M为所述铜母排本体1厚度H的三分之一。
以上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当然,本发明还可以采用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形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的变换或相应的改动,都应该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鑫旭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鑫旭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937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密闭式集电器
- 下一篇:一种扁脚式射频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