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绗缝成型的碳纤维隔热材料的制作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193703.X | 申请日: | 2016-03-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49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 发明(设计)人: | 郭建军;刘二良;郭建明;杨艳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高泰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4H1/4242 | 分类号: | D04H1/4242;D04H1/488;D04H1/498;D04H1/5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成型 碳纤维 隔热材料 制作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温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绗缝成型的碳纤维隔热材料的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碳纤维是一种含碳量在95%以上的高强度、高模量纤维的新型纤维材料。它是由片状石墨微晶等有机纤维沿纤维轴向方向堆砌而成,经碳化及石墨化处理而得到的微晶石墨材料。碳纤维“外柔内刚”,质量比金属铝轻,但强度却高于钢铁,并且具有耐腐蚀、高模量的特性,在国防军工和民用方面都是重要材料。它不仅具有碳材料的固有本征特性,又兼备纺织纤维的柔软可加工性,是新一代增强纤维。碳纤维具有许多优良性能,碳纤维的轴向强度和模量高,密度低、比性能高,无蠕变,非氧化环境下耐超高温,耐疲劳性好,比热及导电性介于非金属和金属之间,热膨胀系数小且具有各向异性,耐腐蚀性好,X射线透过性好。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电磁屏蔽性好等。碳纤维与传统的玻璃纤维相比,杨氏模量是其3倍多;它与凯夫拉纤维相比,杨氏模量是其2倍左右,在有机溶剂、酸、碱中不溶不胀,耐蚀性突出。
碳纤维具有良好的高温耐受力、纯度高、环保不易污染。正被广泛作为保温隔热材料应用于高温设备。由于保温材料的保温性能与其纵向纤维(或称Z向纤维,及垂直于毡体平面的纤维)的相对含量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如何控制纵向纤维的量,以使保温效果更好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绗缝成型的碳纤维隔热材料的制作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绗缝成型的碳纤维隔热材料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材料准备:准备碳纤维长丝原料和碳纤维再生料;
(2)见步骤(1)中的碳纤维长丝进行短切,短切至2毫米—100毫米;
(3)将步骤(2)中短切后的碳纤维长丝进行梳理并形成网胎,网胎的克重在10克/平方米—100克/平方米之间;
(4)高温处理:
4.1将步骤(3)中的网胎置于高温处理装置的内部;
4.2利用5小时,将高温处理装置内部的温度由室温升至1050℃;
4.3利用6小时,将高温处理装置内部的温度由1050℃升至1600℃;
4.4利用6小时,将高温处理装置内部的温度由1600℃升至2200℃;
4.5将高温处理装置的温度保持在2200℃,恒温3-10小时;
4.6使高温处理装置内部的温度自动降至60℃以下后取出;
(5)双面铺设薄胶衬,在薄胶衬上铺经过步骤(4)进行加工后的网胎2—200层,得半成品;
(6)利用缝纫线对步骤(5)中的半成品进行绗缝,保证行距为2毫米—300毫米,得成品;
(7)对步骤(6)中获得的成品进行毛边裁剪同时打卷成包。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1)中的碳纤维长丝原料为黏胶基碳纤维长丝、沥青基碳纤维长丝、聚丙烯晴基的碳纤维长丝。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6)中的缝纫线为棉线、芳纶、PTFE或碳纤维线。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6)中的绗缝方式为平行、交叉、菱形或圆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作工艺简单,通过绗缝的方法杜绝和减少毡体中纵向纤维的含量,提高碳纤维隔热材料的隔热保温性能,并且具有很高的性价比。本发明制得的产品成本低,比现在常用黏胶基碳纤维软毡成本低20%,比现在聚丙烯晴基软毡保温性能提高10%以上,是一种性价比极高的保温材料,另使用碳纤维再生料,为了让碳纤维能重复利用、即环保成本又低,并且生产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是目前最实用高温真空设备的保温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一种绗缝成型的碳纤维隔热材料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材料准备:准备碳纤维长丝原料和碳纤维再生料;碳纤维长丝原料为黏胶基碳纤维长丝、沥青基碳纤维长丝、聚丙烯晴基的碳纤维长丝;
(2)见步骤(1)中的碳纤维长丝进行短切,短切至2毫米—100毫米;
(3)将步骤(2)中短切后的碳纤维长丝进行梳理并形成网胎,网胎的克重在10克/平方米—100克/平方米之间;
(4)高温处理:
4.1将步骤(3)中的网胎置于高温处理装置的内部;
4.2利用5小时,将高温处理装置内部的温度由室温升至10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高泰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青岛高泰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937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腈基型碳纤原丝生产过滤材料的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一种吸湿发热面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