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温四孢蘑菇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93444.0 | 申请日: | 2016-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663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黄菊英;杨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三零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2560 重庆市铜梁***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蘑菇 栽培 方法 | ||
1.一种高温四孢蘑菇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栽培原料制备:以稻麦草为主,室外堆制发酵时间约15d,通常在堆制过程中培养料翻堆,室内后发酵是在室外发酵的基础上进行;播种:经2次发酵后,培养料应及时翻格,待料温降至自然温度时,即可播种;发菌期管理:播种后3~5d内为菌丝定植期;覆土:覆土材料常用的有砻糠细土、粗细土和砻糠河泥土,覆土后5~7d菌丝即可爬上覆土表层;出菇期管理:覆土后8~10d可见菇蕾,在管理上严格控制菇房内的温度和湿度;采收:覆土后可以采收,通常可采收5~6潮菇。
2.每潮间隔7d左右,每潮菇采收后,应补土补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温四孢蘑菇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原料制备:以稻麦草为主,室外堆制发酵时间约15d,通常在堆制过程中培养料翻堆,室内后发酵是在室外发酵的基础上进行步骤的具体技术要点如下:
室外堆制发酵时间约15d,通常在堆制过程中培养料翻堆3~4次,发酵结束后的质量要求达到含水65%量;
pH值为7.5,料呈咖啡色;有厩肥味,略带氨味;
室内后发酵是在室外发酵的基础上进行,要求室温和料温达到60℃,保持2h以上,然后使室温自然降至54~50℃,保持5~7d,期间注意室内换气;
后发酵结束后,培养料呈暗褐色,富有弹性,不粘手;
整个料层长满白色放线菌;热料无氨味,具有发酵香味,含水量为60%~65%,pH值为7.2~7.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温四孢蘑菇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种:经2次发酵后,培养料应及时翻格,待料温降至自然温度时,即可播种步骤的具体技术要点如下:
经2次发酵后,培养料应及时翻格,待料温降至自然温度时,即可播种;播种量为每平方米1.5瓶麦粒菌种或2瓶棉籽壳菌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温四孢蘑菇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菌期管理:播种后3~5d内为菌丝定植期;覆土:覆土材料常用的有砻糠细土、粗细土和砻糠河泥土,覆土后5~7d菌丝即可爬上覆土表层步骤的具体技术要点如下:
播种后3~5d内为菌丝定植期,这段时间内要保持菇房内适宜的温、湿度和稳定的小气候环境,使菌丝在培养料中迅速定植;
菌丝封面并长入培养料后,根据菇房内的温、湿度和菌丝生长情况进行控温换气,促进菌丝向料内生长;
发菌期菇房内温度控制在26~30℃之间,菌丝20d左右长满料层。
6.菌丝长满料层后,即可进行覆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温四孢蘑菇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覆土:覆土材料常用的有砻糠细土、粗细土和砻糠河泥土,覆土后5~7d菌丝即可爬上覆土表层步骤的具体技术要点如下:
覆土后8~10d可见菇蕾,温度控制为27~30℃、相对湿度为85%~9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温四孢蘑菇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收:覆土后12~15d可以采收,通常可采收5~6潮菇。
9.每潮间隔7d左右,每潮菇采收后,应补土补水步骤的具体技术要点如下:
覆土后12~15d可以采收,通常可采收5~6潮菇,每潮间隔7d左右,每潮菇采收后,应补土补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三零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三零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9344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提高接穗成活率和利于树冠成形的塑料保护套管
- 下一篇:灵芝培养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