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合式复合材料承重支架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93302.4 | 申请日: | 2016-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69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陈杰;解祥夫;孙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海拓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04 | 分类号: | F16L3/04;C08L75/04;C08K7/14;C08K7/06;C08K3/04;C08L6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李建芳 |
地址: | 21121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复合材料 承重 支架 | ||
1.一种组合式复合材料承重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连接件和托臂,托臂通 过连接件连接在立柱上;立柱和托臂均由热固性树脂和连续纤维经拉挤工艺制备而成;其 中,热固性树脂为聚氨酯、环氧树脂、乙烯基树脂、不饱和树脂或酚醛树脂;拉挤工艺在 速度为0.1-3m/min、各段温度为60℃-200℃的条件下成型,并在温度为50℃-250℃的条 件下固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复合材料承重支架,其特征在于:立柱和托臂中连续 纤维的体积含量为50%-85%。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式复合材料承重支架,其特征在于:热固性树脂为 聚氨酯和环氧树脂。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式复合材料承重支架,其特征在于:连续纤维为玻 璃纤维、碳纤维、芳纶纤维、玄武岩纤维或混杂纤维;连续纤维的形式为连续纤维纱线、 毡、布或带。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式复合材料承重支架,其特征在于:连续纤维为玻 璃纤维或碳纤维。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式复合材料承重支架,其特征在于:立柱和托臂均 分别为直柱或弧形结构;立柱和托臂的横截面均分别为凹槽结构、矩形、圆形或弧形中的 一种或两种以上形状复合的结构。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式复合材料承重支架,其特征在于:立柱和托臂均 为至少一面设有内凹卡槽的结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合式复合材料承重支架,其特征在于:内凹卡槽宽度 0.5cm-10cm,壁厚0.2cm-2cm。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式复合材料承重支架,其特征在于:连接件为增强 连接件、支撑连接件、紧固插接件或增强套筒中的至少一种;
当连接件为增强连接件,增强连接件包括相对设置在立柱与托臂连接处两面的两块连 接板,托臂通过贯穿两块连接板和立柱的螺栓及贯穿两块连接板和托臂的螺栓固定在立柱 上;
当连接件为支撑连接件,支撑连接件包括垂直相连的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第一面板 与立柱相连,第二面板与托臂相连;
当连接件为紧固插接件,紧固插接件包括竖直部分和连接在竖直部分上的水平部分, 竖直部分为中空的筒状,竖直部分套接在立柱外围、并通过螺栓固定在立柱上;水平部分 为中空结构,水平部分套接在托臂外围、并通过螺栓固定在托臂上;或者水平部分为与托 臂截面契合的截面结构,水平部分和托臂通过卯榫方式连接;
当连接件为增强套筒,立柱的横截面为U型的凹槽结构,增强套筒为环状结构,托臂 的一端端部套接增强套筒、并置于立柱的凹槽内;托臂通过贯穿立柱、增强套筒和托臂的 螺栓固定在立柱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组合式复合材料承重支架,其特征在于:增强套筒和托臂之 间为紧配合,增强套筒和立柱之间为紧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海拓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京海拓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9330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