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缝纫线异常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93232.2 | 申请日: | 2016-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86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廖晓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家祥 |
主分类号: | D05B69/36 | 分类号: | D05B69/36;D05B69/30 |
代理公司: | 51255 成都厚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刘贤科<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缝纫 异常 检测 装置 方法 以及 缝纫机 | ||
一种缝纫线异常检测装置、检测方法及缝纫机,检测装置包括一个用于检测每条面线或底线的出线速度的测速机构和一个用于提示异常的报警机构,所述测速机构与报警机构采用电信号连接;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采用一个测速机构对面线或底线的出线速度进行实时检测;(b)将检测到的速度值与预设的速度值进行比较,当检测到的速度值与预设值存在差值时,测速机构发出控制信号,触发报警;(c)判断哪些面线或底线出现异常。本发明能够对缝纫线异常做出精准的判断,有效降低次品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缝纫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缝纫线异常检测装置、检测方法以及缝纫机。
背景技术
缝纫是指用一根或多根缝纫线,在缝料上形成一种或多种线迹,使一层或多层缝料交织或缝合起来的操作,一般采用缝纫机来实现。缝纫机一般包括机头、机座、传动和附件四部分,机头是缝纫机的主要部分,它由刺料、钩线、挑线、送料四个机构和绕线、压料、落牙等辅助机构组成,各机构的运动合理配合,循环工作,把缝料缝合起来,机座分为台板和机箱两种形式,台板式机座的台板起着支撑机头的作用,缝纫操作时当工作台使用;传动部分由机架、手摇器或电动机等部件组成。
缝纫的基本原理是机针引着面线向下穿过缝料,缝料下方的底线与面线钩在一起,然后机针引着面线向上运动并拉紧底线,这样不断重复,最终实现缝料的缝合。当面线或者底线断裂,以及面线和底线没有钩在一起时,就会导致缝合失败,产生次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目前常用的做法是采用红外检测,具体做法是:在面线的输出端缠绕一个滚轮,滚轮设置在倾斜轨道上,当面线未断时,滚轮被拉紧并始终位于倾斜轨道的顶端,一旦面线断裂,滚轮失去面线的拉紧力,滚轮沿着倾斜轨道滚到最低点,并在最低点处挡住红外光线,然后触发报警。这种方式只能对面线断裂起到报警。由于底线位于缝料下方,空间狭小,根本无法采用红外光线或者其它方式来检测底线是否断裂,即底线断裂以及面线和底线并未钩在一起这些方式不会发出报警,也就是说,目前的纠错方式还是会导致次品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缝纫线异常检测装置、检测方法以及缝纫机,解决目前的缝纫线检测方式单一,且检测效果一般,不能对面线和底线的状态做出精准的判断,无法杜绝次品产生的问题。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缝纫线异常检测装置,包括一个用于检测每条面线或底线的出线速度的测速机构和一个用于提示异常的报警机构,所述测速机构与报警机构采用电信号连接。
在本方案中,本申请的发明人独辟蹊径,摒弃了传统的以光学传导、力矩测量以及电流比较等作为检测手段的断线检测方式,这些方式均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导致测量精度不高,甚至是误报,比如光学传导,由于车间光线、甚至是温湿度的影响,极有可能导致测量精度降低,出现误报,而且由于位置比较特殊,缝纫装置的底线无法安装光学类的测量结构,即采用光学传导方式的测量装置只能测量面线是否断裂,而当底线断裂或面线与底线并未钩在一起时,该类测量装置是不会提示异常的,但是此时是属于缝纫出错的,从而产生次品,也就是说,这种检测方式并不能杜绝次品;同样的,采用力矩测量和电流比较方式的测量结构,在遇到面线并未断裂时,同样不会提示异常,与光学传导方式类似,同样会不可避免地产生次品。而本发明完全是基于不同的原理,采用测速结构来对面线或底线的出线速度进行实时检测,一旦面线或底线的出线速度与预设值存在差值,或者出线速度存在一定的波动,即可判断缝纫线出现异常,此时触发报警,并可手动或自动停止缝纫工作,这种方式之所以有它独特之处,是因为本申请的发明人找到了缝纫线出现异常的直接表现点,那就是缝纫线出现出线速度变化或者波动,也就是说,通过本发明,能够发现不管面线或底线是否断裂而引起的缝纫异常,可以杜绝任何因缝纫线出现问题而导致的次品产生,相比传统的缝纫线检测方式,不仅能够及时发现缝纫线异常,同时检测准确度大幅提高,次品率明显减小,减少返工,能够提高生产加工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家祥,未经周家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932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织物专用的高效补湿房
- 下一篇:布料折边缝纫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