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交直流暂稳态一体化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92639.3 | 申请日: | 2016-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61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张杰;徐浩;姚翔宇;姚俊;董勤;尹齐心;江栋;邵显清;冯万兴;刘飞;王佳颖;冯利民;王朔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R35/02 | 分类号: | G01R35/0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张惠玲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 稳态 一体化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直流暂稳态一体化检测装置,包括交直流暂稳态一体化试验电源和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现场试验检测系统,其中交直流暂稳态一体化试验电源,包括一个直流冲击电源、一个直流暂稳态电源、一个交流工频暂稳态电源及合成回路控制系统;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现场试验检测系统,包括标准互感器、标准转换装置、互感器复合误差校验仪。本发明的检测装置可分别实现对直流电流互感器和交流电流互感器的暂稳态一体化试验,通过直流冲击/暂稳态试验电源与交流暂稳态试验电源组成的合成试验回路方法,明显的减小直流冲击/暂稳态试验中储能电容的容量,而且能更加精确灵活的调整和配置暂态电流峰值、衰减时间常数、阶跃电流响应等重要参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直流暂稳态一体化检测装置,具体为一种针对电子式电流互感器(ECT)基于模块化设计的交直流暂稳态一体化检测装置,包括直流冲击/暂稳态试验电源与交流暂稳态试验电源组成的合成试验回路方法,可分别实现对直流电流互感器和交流电流互感器的暂稳态一体化试验,属电气行业的互感器检测试验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我国,能源资源与消费中心逆向分布的特点决定了电网必然采用大容量、远距离、高电压等级输电的发展战略,逐步构建强交流、强直流互相补充和支撑的坚强电网。随着我国电网建设的高速发展,电力系统容量不断增大,超、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网成为电力输送的骨干网架。超、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技术因其具有输电容量大、送电距离远、线损小等优点,近年来在我国电网建设中得到了大力发展,建设规模逐年扩大。
目前已投运±400kV~±800kV直流输电工程20余项,预计到2020年前后将建成30余项。目前,中国仅有10条特高压线路获准开工,其中六条“两交四直”特高压输电工程已经投运,2015年,国家电网特高压线路建设规划为“五交八直”,共13条,国家电网还计划到2020年建成“五纵五横”,合计27条特高压线路。交直流输电线路已经成为我国跨区域电力输送的重要通道,其在电网中的资源配置作用以及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影响也更为显著。
超、特高压电网在安全稳定运行方面所面临的挑战日益突出,其典型表现之一就是系统短路电流大和一次时间常数大。继电保护作为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主要技术措施其动作性能受到为其提供系统电流信息的电流互感器暂、稳态特性的影响,尤其是电流互感器暂态特性的影响。在电压较低的电网中,短路电流非周期性分量衰减速度很快,短路电流很快达到稳定状态,故采用一般保护用电流互感器即可满足要求。但在我国实际开展的超、特高压输变电示范工程中功率交换容量巨大,750kV变电站GIS主回路中电流互感器电流变比高达4000A/1A,1000kV特高压示范工程GIS主回路中电流互感器的电流变比高达6000A/1A,在这些超、特高压电力系统中短路电流非周期性分量衰减时间较长,而要求切除短路故障的时间很短,如果电流互感器暂态特性不好,则有可能造成继电保护误动或拒动威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这就对电流互感器暂态误差相关检定试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JJG1021-2007《电力互感器》检定规程规定在电力互感器交接验收及出具正式报告时应采用直接比较法进行检定,对于具有暂态保护特性的电流互感器国标GBl6847-l997规定型式试验是在规定的限值参数和工作循环下进行的直接法试验。直接比较法对试验电源的容量要求相当大,而且传统试验电源需要通过改变回路电感来调节一次回路时间常数这样又会造成回路阻抗过高难以满足暂态电流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926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拐杖
- 下一篇:一种带救生锤的折叠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