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煤气发生炉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92539.0 | 申请日: | 2016-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90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彭敏;全健森;刘淑媛;汪苑婕;王人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科达洁能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J3/48 | 分类号: | C10J3/48;C10J3/7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陶敏;黄健 |
地址: | 243041 安徽省马鞍***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气 发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化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煤气发生炉。
背景技术
煤气发生炉是将煤炭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煤气(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 氢气和甲烷等)的供燃气设备使用的常用设备。目前,煤气发生炉主要可分 为三大类:固定床煤气发生炉、流化床煤气发生炉和气流床煤气发生炉。气 流床煤气发生炉的基本工作原理是:蒸汽、氧气与煤粉或煤浆通过特殊烧嘴 进入煤气发生炉内,在2000℃的高温下发生化学反应,所有干馏产物均迅速 分解,煤焦同时进行气化,生成含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和氢气的煤气及熔渣 (液态排渣)。气流床煤气发生炉常用于化肥行业、需工业氢气的行业以及陶 瓷、玻璃、氧化铝等行业。
现有的气流床气化炉大部分是采用水冷壁结构,典型气化炉的炉膛膜式 水冷壁一般分为下锥段、中间段、上锥段等三段水冷壁结构。
但是,由于每一段的水冷壁内管柱的结构尺寸等都不相同,需要分别制 造,再进行组合安装在一起,因此,这种结构的水冷壁首先在制造工艺上相 对较为复杂,制造周期长,且在装配的时候比较麻烦,多层水冷壁组装配合 间隙不易控制,气化炉的工作参数容易受组装过程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煤气发生炉,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煤气发生炉水冷壁制造 复杂,加工周期长,不便于装配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煤气发生炉,包括:进水集箱、膜式水冷壁、出水集箱 和壳体;
进水集箱、膜式水冷壁和出水集箱都位于壳体内部;
膜式水冷壁包括多个形状相同的水冷壁管,水冷壁管的出口端均位于煤 气发生炉顶端,以形成膜式水冷壁的顶部,每个水冷壁管的入口端均位于煤 气发生炉底端,以形成膜式水冷壁的底部,水冷壁管的两端均向中间段弯折, 且所有水冷壁管的管身均沿竖直方向并列设置,以围成一个两端开口,且两 端直径小于中间部位直径的筒形空腔,筒形空腔的顶部开口缩颈形成检修孔, 筒形空腔的底部缩颈形成煤气出口,筒形空腔内部形成燃烧室;
进水集箱与膜式水冷壁的底部连通,用于将外部的水送入膜式水冷壁内, 出水集箱与膜式水冷壁的顶部连通,用于将膜式水冷壁内的水经燃烧室加热 后,送入出水集箱内;
煤气发生炉的顶端设置有燃料入口,燃料入口与燃烧室连通,用于从外 部向燃烧室内投放燃料并生成煤气。
本发明提供一种煤气发生炉,包括:进水集箱、膜式水冷壁、出水集箱 和壳体;进水集箱、膜式水冷壁和出水集箱都位于壳体内部;膜式水冷壁包 括多个形状相同的水冷壁管,水冷壁管的出口端均位于煤气发生炉顶端,以 形成膜式水冷壁的顶部,每个水冷壁管的入口端均位于煤气发生炉底端,以 形成膜式水冷壁的底部,水冷壁管的两端均向中间段弯折,且所有水冷壁管 的管身均沿竖直方向并列设置,以围成一个两端开口,且两端直径小于中间 部位直径的筒形空腔,筒形空腔的顶部开口缩颈形成检修孔,筒形空腔的底 部缩颈形成煤气出口,筒形空腔内部形成燃烧室;进水集箱与膜式水冷壁的 底部连通,用于将外部的水送入膜式水冷壁内,出水集箱与膜式水冷壁的顶 部连通,用于将膜式水冷壁内的水经燃烧室加热后,送入出水集箱内;煤气 发生炉的顶端设置有燃料入口,燃料入口与燃烧室连通,用于从外部向燃烧 室内投放燃料并生成煤气。本发明提供的煤气发生炉通过将膜式水冷壁设置 为多个形状相同的水冷壁管,同时还使水冷壁管的两端均向中间段弯折,且 所有水冷壁管的管身均沿竖直方向并列设置,改变了现有水冷壁需要由多段 组装而成的结构,使得膜式水冷壁在制造工艺上发更为简单,缩短了制造周 期,同时也有利于煤气发生锅炉水冷壁的装配,避免了装配过程对煤气发生 炉的工作参数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 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 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 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煤气发生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科达洁能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科达洁能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925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洗涤精馏的荒煤气热量与化产同时回收的方法
- 下一篇:煤粉的处理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