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剥线机的送线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91596.7 | 申请日: | 2016-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430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惠斯福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12 | 分类号: | H02G1/12;B65H51/1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李阳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剥线机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剥线机,尤其涉及一种剥线机的送线机构。
背景技术
剥线机是一种将电线外包裹的塑料包皮与金属芯剥离的机器,通常由进线轮组、出线轮组、刀架总成等组成,由进线轮组夹持电线送至刀架处进行剥线、切断后再由出线轮组夹持输出。进线轮组中上下轮之间的间距通常需要根据电线的粗细程度进行调整,目前,现有的剥线机的送线机构中只有上轮或者下轮是可以上下移动的,对于输送细的电线,调整的幅度比较小,依然能使电线的轴线处在刀架的上、下刀中间,剥线和切割不受影响;而对于较粗的电线,若是仅是调节上轮或下轮的位置,则会使电线的中心线偏离上、下刀的中心位置,使得电线的中心线与上、下刀的中心位置不在同一水平线上,影响传输,以及剥线与切割的动作。另外,现有的剥线机的送线机构在夹持电线进行输送时,由于前后拉力不一致,上轮与下轮产生打滑,由于现有的送线机构上没有设置编码反馈的装置(即反馈电线实际输送的长度),导致电线实际输送的长度与所要求的长度不一致,从而影响加工效果。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剥线机的送线机构,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剥线机的送线机构,在调节间距时可使上轮与下轮同时相向或背向运动,以确保上轮与下轮之间的中心线跟上刀与下刀之间的中心线在同一水平线上。
本发明的剥线机的送线机构,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有两纵向上能够相向/背向运动的输线滚轮组,以及驱动两所述输线滚轮组相向/背向运动的驱动机构,其中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的第一电机,以及由所述第一电机驱动转动、具有正旋螺纹和反旋螺纹的丝杆,所述丝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架的顶板和底板转动连接;
-两所述输线滚轮组分别为上输线滚轮组、下输线滚轮组,所述上输线滚轮组与下输线滚轮组分别转动连接有上送料座和下送料座,所述上送料座与下送料座分别与所述丝杆的两螺母连接,所述上送料座与下送料座上均设有分别驱动所述上输线滚轮组与下输线滚轮组转动的第二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上于两所述输线滚轮组侧边还设有长度补偿装置,所述长度补偿装置包括两纵向上能够相向/背向运动的编码检测轮,以及与其中一个所述编码检测轮连接的编码器。
进一步的,两所述编码检测轮均转动连接有轴座,两所述轴座分别为上轴座、下轴座,所述编码器设置在所述上轴座上,所述上轴座和下轴座分别与所述上送料座和下送料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送料座上还设有对所述上轴座提供压力的检测导向座,所述上轴座上纵向设有若干个导向轴,其中一个所述导向轴上轴向连接有压簧,所述压簧的一端设有压力调节座,所述检测导向座与各所述导向轴套接。
进一步的,所述顶板和底板之间还连接有两分别位于所述丝杆两侧的导杆,两所述导杆均贯穿所述上送料座与下送料座。
进一步的,所述顶板上还设有光电耦合器,所述上送料座上设有随其纵向移动、与所述光电耦合器配合的遮光片。
借由上述方案,本发明的剥线机的送线机构在调节上下输线滚轮组之间的间距时,能确保上下输线滚轮组之间的中心线与剥线机上的刀口的中心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即在调节时能保持上下输线滚轮组之间的中心线的位置不变;另外通过长度补偿装置能够精确地确保电线输送的长度与规定的长度一直,即便上下输线滚轮组打滑也不会缩短电线输送的长度。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长度补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参见图1和图2,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剥线机的送线机构,包括支撑架,支撑架具有顶板11和底板12,支撑架上设有两纵向上能够相向/背向运动的输线滚轮组,两输线滚轮组分别为上输线滚轮组31、下输线滚轮组32,在支撑架上设有驱动上输线滚轮组31与下输线滚轮组32相向/背向运动的驱动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惠斯福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惠斯福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915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热回收多联式空调机组的接线盒
- 下一篇:一种智能型带电作业绝缘工具干燥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