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废旧活性炭制造脱硫脱硝活性炭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90516.6 | 申请日: | 2016-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586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岗;李屹 | 申请(专利权)人: | 黎城蓝天燃气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2/36 | 分类号: | C01B32/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38 | 代理人: | 王卫忠,姜燕 |
地址: | 047699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废旧 活性炭 制造 脱硫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来说涉及一种废旧活性炭再生技术,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利用废旧活性炭制造脱硫脱硝活性炭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用于尾气处理的活性炭吸附设备中,例如钢铁厂烧结或有色冶金的尾气处理用活性炭吸附设备,会使用大量颗粒状活性炭,这些颗粒状活性炭最终可利用脱附工艺再生使用。但吸附设备运行中会因为颗粒间摩擦或与相邻设备或物质摩擦,会产生大量的粉末状废旧活性炭,通常这些粉末状废旧活性炭被当作固体废弃物处理,或者当燃料烧掉,燃烧热值很低,不到3000大卡,现有回收工艺的回收效益不高。
另外,现有技术中,一般新煤制备脱硫脱硝活性炭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制备煤粉;2)配制焦油;3)制造炭膏;4)成型造粒;5)炭化;6)活化;7)氧化,以此制成颗粒状脱硫脱硝活性炭。利用新煤制备活性炭颗粒时,造料工艺后,还需要炭化、活化和氧化三个步骤,每个步骤还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和水。若以现有工艺对粉末状废旧活性炭进行回收,成本可能还要高于以新煤制备,所以现在用户仍会采用新煤进行制备。因此,有必要改进针对粉末状废旧活性炭的回收活化工艺,以减少回收成本,使得粉末状废旧活性炭的回收能在工业上真正实施。
在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发明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在发明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制备耐压强度高、耐磨强度高、脱硫效果好的脱硫脱硝活性炭的利用废旧活性炭制造脱硫脱硝活性炭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利用废旧活性炭制造脱硫脱硝活性炭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准备活性炭吸附设备运行产生的粉末状废旧活性炭为原料;
步骤二:磨粉步骤,将废旧活性炭磨粉,颗粒细度按180至240目筛通过量为98%;
步骤三:混合步骤,按重量比准备废旧活性炭68%至80%、焦油18%至30%与氢氧化钾或氧化镁2%,在混合设备中混合为炭膏;
步骤四:造粒步骤,以造粒设备将上述炭膏制成颗粒直径2至10mm的原料状颗粒;
步骤五:干燥步骤,烘干或晾干上述原料颗粒;
步骤六:再生步骤,将上述原料颗粒加入一内热式回转炉,隔绝空气加热,温度控制在820摄氏度至900摄氏度,时间30至40分钟,并通入水蒸汽;上述原料颗粒在内热式回转炉依次经进料室、预烘干段、再生活化段、补充活化段及出料室;在再生活化段每间隔5至8分钟,从内热式回转炉炉壁向反应物料通1至2分钟含有二氧化碳的烟气,烟气流量控制在总进气量的40至60%;
步骤七:筛选包装获得成品。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另一种利用废旧活性炭制造脱硫脱硝活性炭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准备活性炭吸附设备运行产生的粉末状废旧活性炭为原料;
步骤二:磨粉步骤,将废旧活性炭磨粉,颗粒细度按180至240目筛通过量为98%;
步骤三:混合步骤,按重量比准备废旧活性炭68%至80%、焦油18%至30%与氢氧化钾或氧化镁2%,在混合设备中混合为炭膏;
步骤四:造粒步骤,以造粒设备将上述炭膏制成颗粒直径2mm至10mm的原料颗粒;
步骤五:干燥步骤,烘干或晾干上述原料颗粒;
步骤六:再生步骤,将上述原料颗粒加入一鞍式活化炉,隔绝空气加热,原料颗粒反应温度控制在880摄氏度至960摄氏度,再生活化时间控制为8至12小时;上述原料颗粒在鞍式活化炉依次经预热带、补充炭化带、再生活化带、及冷却带;每间隔5至8分钟,从补充炭化带进风口向反应物料通1至2分钟含有二氧化碳的烟气,烟气流量控制在总进气量的40至60%;
步骤七:筛选包装获得成品。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利用废旧活性炭制造脱硫脱硝活性炭的方法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黎城蓝天燃气开发有限公司,未经黎城蓝天燃气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905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吸附甲醛性能的花生壳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石墨高温膨化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