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树害虫防治装置和防治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190508.1 申请日: 2016-03-30
公开(公告)号: CN105638340A 公开(公告)日: 2016-06-08
发明(设计)人: 曾明森;张文锦;吴光远;王庆森;刘丰静;王定锋;李慧玲;张辉;李良德;高香凤;孙君 申请(专利权)人: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G13/10 分类号: A01G13/10
代理公司: 福州市鼓楼区博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代理人: 林志峥
地址: 355015***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茶树 害虫 防治 装置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树害虫防治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茶树害虫防治装置和利用 该装置防治害虫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产茶大国,全国现有茶园面积4000余万亩,从业人员8000余万人, 茶业是多数茶区的支柱产业;茶叶又是我国传统出口创汇农产品,对产品质量 要求甚高。茶树主要害虫的防治至今主要依赖化学防治,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带 来了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农用薄膜在农业上有广泛的应用,在有害生物防治 方面已有成功案例,如利用地膜控草,利用塑料大棚防虫,利用银色薄膜驱虫 等,在保护特定收获对象方面,最成功的案例莫过于果树套袋技术。但是,茶 园不同于果园,茶园种植的茶树一般为灌丛型,且种植密度大;同时,茶树种 植收获的对象是芽梢,小而多,且与树体相连,因此难以单独保护,如仅考虑 防治效果,搭建塑料大棚成本过大,而小棚将严重影响茶园劳作,如直接用薄 膜覆盖树体,又会导致丛内积露、丛面积水、风力飘吹、高温烧叶等问题。茶 树主要害虫茶小绿叶蝉原发于芽梢,成虫和若虫均喜横行,稍受惊动即会跳去 或沿茶枝迅速向下潜逃,而且怕湿畏强光,特别是在中午烈日直射时,需要从 芽梢顺着枝条向茶丛内迁移栖息或躲避,而甲虫类、尺蠖类、毒蛾类、卷蛾类、 螨类、蓟马类等多数害虫(螨)原发于茶丛或土中,在一定阶段或在条件合适 时则需要由茶丛向上迁移到芽梢取食。为此,如何阻断这些茶树主要害虫在茶 丛与茶梢间的迁移就是茶树害虫防治的主要关键。但现有的茶树害虫防治主要 采用粘虫板,无法阻隔害虫在茶丛和茶梢之间的迁徙,如公开号为 CN203105430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一种茶树害虫诱杀板,是通过在诱杀板涂 上粘结剂来使害虫粘附在板上,这种防治工具虽然可以使害虫粘附在板上从而 除去害虫,但该技术利用嗜色性,只能防治某些特定的茶树害虫,而且粘虫板 需要常常更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阻隔茶树害虫在茶树新梢与茶 丛之间自由上下迁移的害虫防治装置和茶树害虫防治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茶树害虫防治装置,包括薄膜,所述薄膜上设有可穿透结构,所述可 穿透结构由两道以上的切缝形成,所述两道以上的切缝均相交于同一点。

本发明提供的另一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上述茶树害虫防治装置进行茶树害 虫防治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薄膜覆盖于茶丛上方并固定,使薄膜下方的 茶梢通过可穿透结构穿透薄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害虫防治装置在解决普通薄膜覆盖时出现 的丛内积露、丛面积水、风力飘吹、高温烧叶等问题的基础上,密布的切缝确 保茶梢能够穿透薄膜正常生长;同时利用害虫缺乏利用薄膜切缝在薄膜上下主 动穿越的意识,从而有效阻断了在茶梢与茶丛间的迁移,低等动物对新的生活 环境需要长期的适应,因此在短期内可导致害虫种群的衰落,从而起到防治的 作用。本发明害虫防治方法利用物理方法破坏了害虫生活空间的完整性,抑制 了害虫的发生与为害,减少了防治次数;同时,即使使用农药防治芽梢害虫, 也可极显著减少了农药用量和施药容量,降低了防治成本,并迅速取得防治效 果,而在防治丛内害虫时,能减少化学农药对芽梢的污染;故此,利用本发明 降低了防治成本,提高了食品安全性,有利于生态恢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害虫防治装置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薄膜;2、可穿透结构;3、切缝。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 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发明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利用密布切缝的薄膜阻隔茶梢与茶丛,阻滞害 虫在茶梢与茶丛间上下自由移动,使发生于茶丛的害虫无法向上移动取食为害 茶梢,而发生于茶梢的茶小绿叶蝉等害虫不能向下移动到茶丛内栖息,从而抑 制茶树害虫发生。

请参照图1,一种茶树害虫防治装置,包括薄膜1,所述薄膜上设有可穿透 结构,所述可穿透结构2由两道以上的切缝3形成,所述两道以上的切缝均相 交于同一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未经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905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