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中不倒翁式直升飞机构成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190257.7 | 申请日: | 2016-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18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 发明(设计)人: | 杨清太;杨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清太 |
| 主分类号: | B64C27/04 | 分类号: | B64C27/04;B64C29/04;B64D27/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50046 黑龙江省哈尔滨***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中 不倒翁 直升飞机 构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飞机的构成方法,即一种空中不倒翁式直升飞机构成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飞机大多使用螺旋桨或喷气的反作用力作为飞机的动力,效率低功能差,特别 是喷气动力不容易作为直升飞机的动力。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飞机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飞机的构成方法,即一种空中不倒翁式直 升飞机构成方法,该方法使用螺旋桨或喷气的反作用力作为飞机的直接动力源同时,再使其产 生的气流作为第二动力源产生合力共同推进飞机飞行,同时增加飞机垂直起落功能。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把本飞机的直接动力源安装在风洞 型机体内,使其在风洞型机体内产生的高速气流作为第二动力源。为了扑捉和利用第二动力 源,我们在风洞型机体内壁安装抗拉力伸缩膜。根据空气动力学动压、静压的伯努利定理可 知,抗拉力伸缩膜和风洞型机体内壁之间为静压,而抗拉力伸缩膜外的高速气流对抗拉力伸缩 膜产生动压且明显小于静压。抗拉力伸缩膜内外产生的压差把抗拉力伸缩膜及与其安装在一 起的风洞型机体推向高速气流的相反方向,形成推进飞机飞行的第二动力源。直接动力源和 第二动力源产生合力,使本飞机有能力垂直起落。为了有效调节控制抗拉力伸缩膜形成第二动 力源,我们在本飞机高速气流入口、在风洞型机体和抗拉力伸缩膜之间、安装类似轮胎内胎 的调节气囊或组合支架,通过调节气囊或组合支架的张弛,控制抗拉力伸缩膜的张弛调节控 制第二动力源。因为第二动力源是由周边360度风洞型机体和抗拉力伸缩膜产生的合力并集 中到中心线形成的,所以风洞型机体中心线就是第二动力源力的中心线并和直接动力源力的 中心线重合,形成方向相同的合力,合力的集中点靠近飞机顶部的第二动力源。飞机的重量(重 心)靠近本飞机风洞型机体内下部的直接动力源。所以,根据物体运动定律,当合力大于地 心引力且与地心引力方向相反时,合力会使载体向地心相反方向运动,当合力提着飞机进入空 中时,由于合力的集中点在重心的正上方,这就形成了飞机在空中的不倒翁模式,即直升的最 安全最稳定模式,也就是不另加外力不能改变姿势的模式。当飞机水平飞行时,为了提高飞机 速度减小飞行阻力,飞机需要抽出调节气囊内的空气或收缩组合支架,使抗拉力伸缩膜紧贴风 洞型机体内壁。飞机依靠直接动力和机翼升力高速飞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发现了飞机直升飞行的新方法,开辟了飞机飞行运输的新领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纵剖面构造图。
图中1.风洞型机体,2.抗拉力伸缩膜,3.可调节气囊,4.蜗轮风扇发动机,5.方向控制系 统,6.机翼,7.起落架。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风洞型机体(1)上部紧贴风洞型机体内安装抗拉力伸缩膜(2),风洞型机体 (1)和抗拉力伸缩膜(2)之间安装可调节气囊(3),风洞型机体(1)下部中心位置安装蜗 轮风扇发动机(4),蜗轮风扇发动机(4)下方安装方向控制系统(5),风洞型机体(1)外 部两侧安装机翼(6),风洞型机体(1)外部下方安装起落架(7)。当可调节气囊(3)充满 气体,蜗轮风扇发动机(4)启动后,本飞机就像不倒翁一样直升飞入空中;所以本发明叫做 一种空中不倒翁式直升飞机构成方法。参见图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清太,未经杨清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902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折叠式载人飞行器
- 下一篇:新式电饭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