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透镜、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89100.2 | 申请日: | 2016-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93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04 | 分类号: | G02B5/04;G02B5/18;G02B5/02;G02B2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镜 制作方法 显示装置 | ||
1.一种透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栅棱镜结构,设置在所述光栅棱镜 结构的出光面且使从所述光栅棱镜结构出射的光散射的散射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射层由粒径呈正态分 布的透明微粒组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微粒为表面外凸的 微球。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球为棒状、椭球状或 圆球状。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球的材料为透明硅球 或透明树脂。
6.如权利要求2-5任一项的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射层中的透明微 粒的尺寸分布范围在1-6微米,且以3微米为中心的正态分布。
7.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栅棱镜结构 为多个沿水平方向排列且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光栅棱镜,且每个所述光栅棱镜具 有形成不同视区的多个出光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透镜,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光栅棱镜的形状为中 心对称的三角形柱状、半圆柱状或曲面柱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形柱状的顶角小于 60度。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显示 面板的出光面且使从所述显示面板出射的光散射的散射层。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射层由粒径呈 正态分布的透明微粒组成。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微粒为表面 外凸的微球。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球为棒状、椭 球状或圆球状。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球的材料为透 明硅球或透明树脂。
15.如权利要求11-14任一项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射层中的 透明微粒的尺寸分布范围在1-6微米,且以3微米为中心的正态分布。
16.如权利要求10-14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 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散射层之间的光栅棱镜结构。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栅棱镜结构为 多个沿水平方向排列且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光栅棱镜,且每个所述光栅棱镜具有 形成不同视区的多个出光面。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光栅棱镜的形 状为中心对称的三角形柱状、圆柱状或曲面柱状。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形柱状的顶 角小于60度。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光栅棱镜与所 述显示面板中至少两列分别显示不同视点图像的子像素对应。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光栅棱镜与对 应的至少两列所述子像素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相互重合。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光栅棱镜的出 光面之间的分界线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与子像素之间的间隙相互重合。
2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为液晶 显示面板、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阴极射线管显示面板、等离子显示面板、 电子纸或电致发光显示面板中的任意一种。
24.一种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透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 括:
制作光栅棱镜结构;
在制作完成的所述光栅棱镜结构的出光面制作散射层。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栅棱镜结构为 多个沿水平方向排列且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光栅棱镜,且每个所述光栅棱镜具有 形成不同视区的多个出光面;在制作完成的所述光栅棱镜结构的出光面制作散 射层,具体包括:
将所述光栅棱镜结构沿着任一出光面水平放置于具有微球的可凝固溶液 中,之后对所述光栅棱镜结构进行固化处理,使所述微球固定在各所述光栅棱 镜的所述出光面上;
重复将所述光栅棱镜结构沿着另一出光面水平放置于具有微球的可凝固 溶液中,之后对所述光栅棱镜结构进行固化处理,直至各所述光栅棱镜的所有 出光面上均固定所述微球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8910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