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芪龙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87555.0 | 申请日: | 2016-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266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邹积宏;刘红梅;姜岸;祁正华;邹芳华;范铁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736 | 分类号: | A61K36/736;A61K9/48;A61P7/02;A61P9/10;A61K35/6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邓宇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胶囊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芪龙软胶囊及制备方法。传统中医认为半身不遂等中风之证。常属中气不足则邪气中之,又属肝血瘀滞经络不畅,气虚血瘀发为半身不遂。中风半身不遂,治宜补气活血为法。芪龙胶囊具有对脑损伤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改善脑微循环,抗血栓和溶栓效果。本发明其组成包括:胶囊壳,所述的胶囊壳内具有内容物,其特征是:所述的内容物包括重量份数为350‑420的黄芪、重量份数为360‑450的地龙、重量份数为15‑30的丹参、重量份数为15‑28的当归、重量份数为15‑30的赤芍、重量份数为15‑30的川芎、重量份数为8‑15的红花、重量份数为1‑5的桃仁,所述的胶囊壳包括重量份数为170‑210的明胶、重量份数为200‑230的纯净水。本发明用于芪龙软胶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抗血栓芪龙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芪龙胶囊是中国药品标准新药转正标准第(61分册24页)收载的品种【WS3-361(Z-047)-2003(Z)】,该多味中药组方是在我国传统古方“补阳还五汤”的基础上的增减改进组方。“补阳还五汤”最早收载于中医古籍“医林改错”,为清代名医王清任所创,原方由7味中药组成(生黄芪120克,当归尾6克,赤芍4.5克,地龙3克,川芎3克,桃仁3克,红花3克)。补阳还五汤大量补气药与少量活血药相配,气旺则血行,活血而又不伤正,共奏补气活血通络之功。该方问世三百多年,广受中医名家推崇,临床和各中医名家常采用的治疗主方,并采此基础上针对病症进行增减改进,临床效果非常显著,深受国内外好评。不仅对脑中风有效,现代医学表明,补阳还五汤除对降低血粘稠度,降低血小板凝聚,改善血液流变学的指标,改善脑供血及微循环,并促进脑细胞的代谢,有利于脑组织损伤的修复。临床结果也表明,该方对改善脑出血和脑血栓所引起各种功能障碍效果非常显著。日本对补阳还五汤研究比较透彻,工业规模生产也比较早,颗粒剂、片剂和胶囊、口服液等剂型。在台湾对补阳还五汤应用也比较广。我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由北京长城制药厂研制开发了对补阳还五汤的组方进行了改进,研制出“消栓口服液-补阳还五口服液”及其胶囊,引起临床广为重视,全国有二十多家企业争相进行生产,但由于生产工艺不统一,质量标准不完善,影响了质量和临床效果。
传统中医认为半身不遂等中风之证。常属中气不足则邪气中之,又属肝血瘀滞经络不畅,气虚血瘀发为半身不遂,所以“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肝主风又主藏血,喜畅达而行疏泄,气为血之帅,中风半身不遂,治宜补气活血为法。芪龙胶囊组方中黄芪重用补气固表之能,大补脾胃之元气,使气旺血行、周行全身,瘀去络通君药之威。当归补血活血,加量意欲活血兼养血,协黄芪行气逐瘀而不伤血之妙,居臣药之位。川芎、红花、赤芍、丹参、桃仁助当归活血行气,祛风散瘀,增量地龙强势通经活络之效。六味协同、力佐活血通络、共担佐药之职。方中黄芪补中益气为主;为除干助血瘀,辩证配伍当归、川芎、桃仁、赤芍、丹参、红花入肝,行瘀活血,疏肝祛风;加量地龙通经络而活血。成就补气活血通络胜于补阳还五汤的妙方。
全方诸药协同,标本兼治,养血活血,疏肝逐瘀、祛风通络。可施治气虚血瘀所致的缺血性中风(脑梗塞)中经络恢复期,多伴有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语言不清,偏身麻木,舌有瘀斑和瘀点等症状。
芪龙胶囊由上世纪九十年代山东济宁生物技术应用研究所和山东济宁华能药厂历经多年,于2000年获得国家新药证书,在经过经过药理学深入研究证明,芪龙胶囊具有对动物脑损伤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改善脑微循环,抗血栓和溶栓效果。在临床上芪龙胶囊具有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气虚血瘀中风、脑外伤后遗症、脑供血不足、急性脑梗塞、高血脂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消化性溃疡、糖尿病肾病、非小细胞肺癌的高凝状态等心脑血管及血液性疾病都具有确切的效果,临床广泛使用的特效中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抗血栓芪龙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大学,未经黑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875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吨位压力机制动装置
- 下一篇:骨伤用收敛止血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