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四元共聚物型油品减阻剂及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87465.1 | 申请日: | 2016-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0174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代晓东;杨光辉;辛艳萍;刘焕荣;陈艳红;李洪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 |
主分类号: | C08F220/06 | 分类号: | C08F220/06;C08F220/56;C08F226/04;C08F226/02;F17D1/17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7107 | 代理人: | 罗文远 |
地址: | 257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共聚物 油品 减阻剂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化学添加剂领域中新型油品减阻剂合成制备技术方向,特别涉及一种四元共聚物型油品减阻剂及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油品减阻剂是一种高分子α-烯烃类聚合物,其作用机理是微量注入油品管道中后,高分子α-烯烃类聚合物随管流方向形成长链结构,分布于湍流区和稳流区界面间,利用分子链的弹性形变阻止流动状态的湍流化,降低油品流动中摩擦能量损失,减小流动阻力,实现提高增速率和减阻率的目的。聚α-烯烃油品减阻剂能够在不添加增输设备时增加输量,所以聚α-烯烃油品减阻剂具有成本低、起效快、减阻明显和灵活简便的特点,可以实现输量调节、降低管输压力,最终实现油品的安全、高效、经济输送。
由于聚α-烯烃的合成制备过程存在高温高压状态,并且α-烯烃的聚合条件要求苛刻,常因条件控制不当发生爆聚,轻者实验失败损坏设备,重者可造成严重的环境破坏或人员伤亡,同时由于聚合的高放热特点,实际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液氮进行降温和后处理,成本较高,所以如何寻找一种替代的新型高聚物油品减阻剂成为广大科学工作者的重要研究内容。目前聚酰胺类高聚物由于具有分子量大、合成成本低、生产工艺简单等优点,能满足油品减阻剂的工艺要求。聚酰胺类高分子是含酰胺链段(-CONH-)的一系列聚合物,油水相容性高、减阻效果好、分子量容易控制,在油品减阻剂技术方向具有广泛的用途和市场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四元共聚物型油品减阻剂及合成方法。
本发明提到的一种四元共聚物型油品减阻剂,包括以下质量配比的组分制成:丙烯酰胺:丙烯酸: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二烯丙基胺=(15~18):(22~25):(7~12) :(3~6),同时丙烯酰胺、丙烯酸、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二烯丙基胺的单体总质量与去离子水质量比为1:(10~18)的比例。
本发明提到的一种四元共聚物型油品减阻剂的合成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包括以下步骤制成:
第一步,在容器中称取适量的去离子水,置于恒温水浴中,容器密闭并通氮气除氧;
第二步,称取质量为去离子水总质量0.05%~0.2%的表面活性剂,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
第三步,容器中依次加入质量比为丙烯酰胺:丙烯酸: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二烯丙基胺=(15~18):(22~25):(7~12) :(3~6),同时丙烯酰胺、丙烯酸、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二烯丙基胺的单体总质量与去离子水质量比为1:(10~18)的比例,在氮气气氛下加入到容器中;
第四步,在容器中加入质量为丙烯酰胺、丙烯酸、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二烯丙基胺的单体总质量0.5%~3%的光敏引发剂,并开启紫外灯管照射容器;
第五步,将水浴温度调节至50℃~85℃,搅拌状态下在一段时间内分多次加入水溶性偶氮引发剂;
第六步,温度调节至35℃~45℃,搅拌5~8h,关闭搅拌和紫外灯,调节水浴至室温,等待至反应液完全冷却至室温;
第七步,将反应液倒至烧杯,采用过量正庚烷洗涤,过滤得到沉淀,沉淀采用丙酮或丁醇洗涤后在真空干燥箱中烘干,得到块状产品。
上述的表面活性剂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以质量比1:(3~5)的比例混合使用;其中,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十六烷基三甲基季铵溴化物和十八烷基二甲基苄基季铵氯化物等质量混合;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辛基酚聚氧乙烯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鲸蜡醇、月桂醇、醇醚硫酸盐、失水山梨糖醇、月桂酸、椰子油酸中的一种或几种复配型混合物。
上述的光敏引发剂为二芳基碘鎓盐、磺酰氧基酮、安息香双甲醚、安息香乙醚、二苯甲酮、2,4-二羟基二苯甲酮中的一种或几种复配型混合物。
上述的水溶性偶氮引发剂包括偶氮二异丁咪唑啉盐酸盐、偶氮二氰基戊酸,偶氮二异丙基咪唑啉中的一种或几种复配型引发剂。
上述的水溶性偶氮引发剂加入质量为丙烯酰胺、丙烯酸、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二烯丙基胺的单体总质量的4%~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未经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874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涂料流变保水调整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瓶装液体分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