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管多边形内孔抛光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87449.2 | 申请日: | 2016-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2928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姜成崇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成崇 |
主分类号: | B24B29/02 | 分类号: | B24B29/02;B24B47/12;B24B41/00;B24B4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85 | 代理人: | 董芙蓉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管 多边形 抛光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抛光机,尤其是指一种钢管多边形内孔抛光机。
背景技术
抛光机常常用作机械式研磨、抛光及打蜡。其工作原理是:电动机带动安装在抛光机上的海绵或羊毛抛光盘高速旋转,由于抛光盘和抛光剂共同作用并与待抛表面进行摩擦,进而可达到去除漆面污染、氧化层、浅痕的目的。目前,大多钢管通过抛光机对其圆形内孔进行抛光,抛光机主要包括电源、转轴以及抛光头,通过电机驱动转轴转动以带动抛光头对钢管的内孔进行抛光,而如果是方形的内孔,单单采用抛光机是很难进行有效抛光的,因为,方形内孔为多边形状,相邻的边之间存在一定的死角,在抛光时,很难达到理想的抛光效果,不能实现全方位的抛光,存在抛光效率低,抛光质量差等缺点。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缺点与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钢管多边形内孔抛光机,解决现有抛光机不能针对多边形内孔进行有效抛光,抛光存在死角,导致抛光效率低,抛光质量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管多边形内孔抛光机,包括电机、传动机构以及抛光装置,所述抛光装置包括抛光机构和定位机构,所述抛光机构包括细轴、抛光件,所述电机通过传动机构带动细轴转动,所述抛光件设于细轴上,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连接杆、压板以及弹簧,所述连接杆套设于细轴上,所述连接杆能够绕着细轴自由旋转,所述弹簧套设于连接杆上,所述弹簧的上端与连接杆限位配合,所述弹簧的下端与压板固定连接。
所述抛光件为砂布,所述砂布缠绕于细轴上。
所述砂布沿着细轴呈轴向间隔分布。
还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有U形槽,所述固定座的两端设有通孔,所述细轴的一端穿过通孔与传动机构联动连接,另一端穿过通孔并设置挡片,所述挡片与固定座卡位配合。
所述压板的上表面为弧形面,下表面为平面,所述弹簧与弧形面相连接,所述下表面与内孔内壁顶压配合。
所述连接杆的上端设有限位台,所述弹簧的上端与限位台卡位配合。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带轮、皮带、传动轮、转轴、以及轴承座,所述电机带动带轮转动,所述带轮通过皮带带动传动轮转动,所述传动轮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与轴承座传动配合。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该卷扬机的离合转换装置采用自动和手动切换设计,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保证设备能够安全、正常地运行,具有功能丰富,安全性强以及稳定性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
图中,电机1,细轴2,抛光件3,连接杆4,压板5,弧形面51,下表面52,弹簧6,固定座7,U形槽8,通孔9,挡片10,限位台11,带轮12,皮带13,传动轮14,转轴15,轴承座1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针对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钢管多边形内孔抛光机,包括电机1、传动机构以及抛光装置,所述抛光装置包括抛光机构和定位机构,所述抛光机构包括细轴2、抛光件 3,所述电机1通过传动机构带动细轴2转动,所述抛光件3设于细轴2上,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连接杆4、压板5以及弹簧6,所述连接杆4套设于细轴2上,所述连接杆4能够绕着细轴2自由旋转,所述弹簧6套设于连接杆4上,所述弹簧6的上端与连接杆4限位配合,所述弹簧6的下端与压板5固定连接。抛光时,把钢管套设在细轴外,而压板顶压在钢管的内边上,然后启动电机,电机通过传动机构带动细轴旋转,所述细轴带动抛光件转动,由于内孔为多边形,因此,可以把压板顶压在其中的一条内边上,通过压板对抛光件进行撑起,使得细轴上的抛光件能够对压板顶所在面的对应面及相应的死角进行抛光处理。且通过定位机构对细轴进行定位,可以防止细轴在转动时振动导致抛光位置与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根据上述方案,由于该抛光机器通过抛光机构和定位机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抛光,通过定位机构对抛光件所要抛光的位置进行有效的定位,从而使得抛光件在抛光时,能够对方向孔的内表面进行有效地抛光,尤其是对方管内孔的边与边之间的死角进行有效的抛光,具有抛光效果好,抛光面广等优点。
在本发明中,所述抛光件3为砂布,所述砂布缠绕于细轴2上。所述砂布沿着细轴2呈轴向间隔分布。抛光件采用砂布,缠绕在细轴外围,通过采用砂布对方管内孔进行抛光,砂布具有一定的柔软性,在细轴带动砂布转动时,砂布能够变形并对方管的死角进行抛光,抛光效果好,抛光的覆盖面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成崇,未经姜成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874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