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EI接枝明胶海绵的制备及其在重金属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87134.8 | 申请日: | 2016-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41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方敏;宫智勇;吴永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轻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J9/42 | 分类号: | C08J9/42;C08J9/40;B01J20/26;B01J20/30;C02F1/28;C02F1/62;C08L89/00;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常海涛 |
地址: | 4300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ei 接枝 明胶 海绵 制备 及其 重金属 污水处理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EI接枝明胶海绵的制备及其在重金属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属于生态环境安全领域。首先对明胶海绵进行羧基化修饰,将明胶海绵表面的氨基全部转为羧基;然后,通过离子间作用力,用PEI和羧基修饰明胶海绵制备出PEI接枝明胶海绵。本发明制备的PEI接枝明胶海绵可应用于含重金属污水处理中,也可用于制备重金属吸附剂。本发明所采用的制备方法反应比较温和,反应时间短,所用材料无毒,制备成本低、安全性高,后期处理简单;所制备的PEI接枝明胶海绵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容量高,并保留了明胶海绵的吸水性能,其用于污水灌溉中可以保留大部分污水,延长海绵材料与重金属的吸附交换时间,提高了重金属的净化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土壤等生态环境安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EI接枝明胶海绵的制备及其在重金属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水资源的短缺和土壤污染日益加剧,污水灌溉成为难以避免的现实问题。污水中的各种污染物,特别是重金属离子对农作物、土壤环境带来恶劣的影响。铅(Pb)和镉(Cd)是农作物中极易富集的两种重金属,对人群健康带来极大威胁。
我国颁发实施的《农田灌溉水质标准》中,对污水浇灌提出较严格要求,严禁使用污水浇灌生食的蔬菜和瓜果;对于水作、旱作和蔬菜,必须将污水处理达标才能灌溉。处理重金属废水的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使溶解性的重金属转变为难溶或者不溶的金属化合物,从而将其从水中除去,如化学沉淀法、还原法等。另一类是在不改变重金属化学形态的情况下进行浓缩分离,例如离子交换法、膜分离法、吸附法等。其中,吸附法由于工艺简单、占地面积小、无二次污染、操作方便、效果好、可反复使用等优点,特别适用于处理含金属离子的废水。
目前,碳基材料(活性炭、碳纳米管、石墨烯等)、纳米金属氧化物、壳聚糖复合物以及其他一些低成本材料(木质素,沸石,腐殖酸,天然矿物如點土、矿石)等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或者多孔结构,虽然吸附效果较好,备受人们注重视。但是这些材料的粒径较小,难以回收利用,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昂贵的运行系统和高压泵体系。对于没有专业技术的普通大众来讲,这些吸附剂难以直接用于污水灌溉过程中重金属的去除。因此,寻求高吸附容量、制备简单、可重复使用的吸附剂,实现对灌溉废水中的重金属直接吸附,从而减少土壤和作物中重金属的富集,保障我国农作物的质量安全十分必要。
明胶海绵是一种由动物胶原蛋白熬制的生物髙聚大分子,有固定形貌特征,廉价易得,具有无毒、生物可降解性和低溶胀性等特点。由于明胶海绵富含羧基、氨基活性基团,可与重金属通过配位键结合。更为重要的是明胶海绵的吸水性能好(可吸收其重量12.1倍的水)、溶胀性低(34.9%)及疏松多孔的结构,因而在污水灌溉过程中,可以保留大部分的污水,延长海绵材料与重金属的吸附交换时间,改进重金属的净化效果。然而,由于制备过程中其表面氨基的自身交联,大大减少了可与重金属结合的活性基团,使得明胶海绵本身吸附容量有限,不利于废水中重金属的吸附处理。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处理过程简单,无毒、易降解、高吸附容量的吸附材料PEI接枝明胶海绵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PEI接枝明胶海绵可用于污水中重金属的净化去除。本发明提出一种新型的制备思路,首先制备出羧基化修饰的明胶海绵,将明胶海绵表面的氨基全部转为羧基;然后,通过离子间作用力,用PEI(氨基)和羧基修饰明胶海绵制备出PEI接枝明胶海绵,极大的增大了材料的吸附容量,保留其吸水特性,实现污水中重金属Pb(Ⅱ)和Cd(Ⅱ)的高效去除。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PEI接枝明胶海绵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备羧基化修饰明胶海绵和表面接枝PEI步骤,具体如下:
(1)制备羧基化修饰明胶海绵
1.1)将3,3’-二硫代二丙酸的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和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EDC)水溶液混合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轻工大学,未经武汉轻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871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