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与电解液界面的评价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187085.8 | 申请日: | 2016-03-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522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宫璐;陶静;吴洋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36 | 分类号: | G01R31/36 |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34115 | 代理人: | 宋倩;金凯 |
| 地址: | 23001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负极 电解液 界面 评价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与电解液界面的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在液态锂离子电池首次充放电过程中,电极材料与电解液在固相/液相界面上发生反应,形成一层覆盖于电极材料表面的钝化层。这种钝化层是一种界面层,具有固体电解质的特征,是电子绝缘体却是Li+的优良导体,Li+可以经过该钝化层而自由地嵌入和脱出,因此这层钝化膜被称为“固体电解质界面膜”(solidelectrolyteinterface),简称SEI膜。
SEI膜的形成对电极材料的性能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一方面,SEI膜的形成消耗了部分锂离子,使得首次充放电不可逆容量增加,降低了电极材料的充放电效率;另一方面,SEI膜具有有机溶剂不溶性,在有机电解质溶液中能稳定存在,并且溶剂分子不能通过该层钝化膜,从而能有效防止溶剂分子的共嵌入,避免了因溶剂分子共嵌入对电极材料造成的破坏,因而大大提高了电极的循环性能和使用寿命。
目前关于SEI膜的形成机理、组成成分的研究较多,但是关于SEI膜稳定性的评价方法较少,关于负极活性材料与电解液的相容性的检测手段也较少,因此探究出一种有效评价锂离子电池负极与电解液界面的新方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与电解液界面的评价方法,判断锂离子电池负极与电解液界面形成的SEI膜的稳定性以及负极活性材料与电解液的相容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与电解液界面的评价方法,采用对称电池循环性能测试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单面涂覆的某一批次负极极片,采用某种电解液,组装成对称电池;
(2)静置一段时间后,给所述对称电池施加一个恒定电流,在一定的测试温度下,按照预设的沉积溶出时间进行循环性能测试;
(3)绘制所述对称电池的极化电压随测试时间的变化曲线;
(4)根据所述对称电池的极化电压随测试时间的变化曲线,对该批次负极极片与该种电解液界面形成的SEI膜的稳定性以及该批次负极极片的活性材料与该种电解液的相容性进行分析判断;
(5)选取单面涂覆的同一批次负极极片,采用其它不同种类的电解液,组装成对称电池,重复上述步骤(2)~(4)。
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负极与电解液界面的评价方法,还包括:通过比较同一批次负极极片与不同种类电解液界面形成的SEI膜的稳定性以及同一批次负极极片的活性材料与不同种类电解液的相容性,对电解液进行筛选。
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负极与电解液界面的评价方法,步骤(1)中,所述对称电池为CR2016型扣式对称电池。
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负极与电解液界面的评价方法,步骤(2)中,所述恒定电流的密度为0.1~0.5mA·cm-2。
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负极与电解液界面的评价方法,步骤(2)中,所述测试温度为25~65℃。
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负极与电解液界面的评价方法,步骤(2)中,所述沉积溶出时间为2~15h。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不仅能够有效地评价电池负极与电解液界面形成的SEI膜的稳定性,还能够有效地评价负极活性材料与电解液的相容性,同时也有利于缩短电解液的筛选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电池极化电压随测试时间的变化曲线;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中电池极化电压随测试时间的变化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在锂离子电池生产线上选择某一批次单面涂覆的负极极片,采用电解液A,组装成CR2016型扣式对称电池;静置一段时间后,对该对称电池施加密度为0.25mA·cm-2的恒定电流,测试温度为25℃,沉积溶出时间为6h,进行循环性能测试,分析极化电压的变化趋势。
注:对称电池指的是两个极片完全一样的电池;沉积溶出时间指的是经历一次充放电循环的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870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磁传感器补正装置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池极板性能的检测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