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吸水率可调的硅瓷薄板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187042.X | 申请日: | 2016-03-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34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 发明(设计)人: | 葛志勇;李育槿 | 申请(专利权)人: | 群乔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33/13 | 分类号: | C04B33/13;C04B35/632;C04B33/34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0 | 代理人: | 蔡海淳 |
| 地址: | 31421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水率 可调 薄板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吸水率可调的硅瓷薄板,包括基板和位于基板上的装饰层,其特征是:
所述的硅瓷薄板由基板和位于基板上的釉面装饰层构成;
所述的基板为无机材料发泡层;
所述无机材料发泡层的原料配方为:
长石:10至30份;粘土:15至40份;石英:5至10份;高岭土:10至25份;硅灰石:5至15份;石灰石:8至15份;辅助增粘剂:1至5份;
经过高温烧制后所述硅瓷薄板的厚度为3至6毫米;
经过高温烧制后所述硅瓷薄板的吸水率为0.5~3%;
所述硅瓷薄板的单块长、宽尺寸比例为2∶1至3∶1;
所述硅瓷薄板的单块面积等于或大于2平方米;
所述的硅瓷薄板适用于建筑物内、外墙面的装饰;
其中,所述的釉面装饰层为常规的釉面装饰层;
所述的辅助增粘剂为工业级海菜粉、汉生胶、刺槐豆胶、卡波树脂、改性蒙脱石或有机膨润土;
所述吸水率可调的硅瓷薄板,在釉面装饰层下面设置由无机材料发泡层构成的基板,通过调节无机材料发泡层发泡率的大小或不同的发泡尺寸,来实现整个建筑板材的吸水率可调功能。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瓷薄板,其特征是所述的硅瓷薄板,通过改变无机材料发泡层原料配方中各组分的配比,调节无机材料发泡层发泡率的大小,进而实现硅瓷薄板的吸水率可调。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瓷薄板,其特征是所述的硅瓷薄板通过控制、调节所述无机材料发泡层中发泡尺寸的大小,进而实现所述硅瓷薄板的吸水率可调。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瓷薄板,其特征是所述硅瓷薄板的单块长×宽尺寸为2米×1米、2.4米×1.2米或3.6米×1.2米。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硅瓷薄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按照无机材料发泡层的配方,配制基板原料;
B、对基板原料进行混合、研磨;
C、对基板原料进行压滤成饼,获得基板饼料;
D、采用真空练泥机对获得的基板饼料进行“均化”操作,得到基板泥料;
E、采用挤压机对“均化”后的基板泥料进行“一次挤压成型”操作,将基板泥料一次挤压成宽度为1.3米以上的基板板料;
F、采用红外线干燥法对基板板料进行“第一次干燥”操作;
G、对“第一次干燥”后的基板板料进行“素烧”操作,得到素板;
H、对素板进行“施釉”操作,在素板的表面形成釉面料层;
I、利用窑炉废气的回收热能对经过“施釉”操作的素板进行“第二次干燥”操作;
J、对经过“第二次干燥”操作的、表面带有釉面料层的素板进行“釉烧”操作,得到硅瓷薄板的粗品;
K、对硅瓷薄板的粗品进行按尺寸裁切,获得符合要求的硅瓷薄板成品;
在所述的B步骤中,对基板原料的混合、研磨时间为10~12小时,混合、研磨后基板原料的含水率为30~35%,混合、研磨后基板原料的粒度要求为325目筛的过筛剩余量小于3%;
在所述的D步骤中,采用真空练泥机对获得的基板饼料进行捏合、搅拌,实现基板饼料的“均化”操作;
在所述的F步骤中,“第一次干燥”操作的温度为100~250度,时间为80~120分钟,经过“第一次干燥”操作后基板板料的含水率≤5%;
在所述的I步骤中,“第二次干燥”操作的温度为150~200度,时间为30~60分钟,经过“第二次干燥”操作后素板的含水率≤1%;
在所述的H步骤中,所述“素烧”操作的温度为1000~1150度,时间为40~80分钟;
在所述的J步骤中,所述“釉烧”操作的温度为1100~1230度,时间为60~120分钟;
所述硅瓷薄板的制备方法,通过改变所述无机材料发泡层原料中各组分的配比,调节发泡率的大小,进而实现所述硅瓷薄板的吸水率可调;
或者,所述硅瓷薄板的制备方法,通过控制所述“素烧”操作或“釉烧”操作的温度及时间,调节发泡尺寸的大小,进而实现所述硅瓷薄板的吸水率可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群乔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群乔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8704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