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室内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86588.3 | 申请日: | 2016-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648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蔡序杰;邱才光;杨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0 | 分类号: | F24F1/00;F24F1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室内机 风道 前向 出风口 横向风道 风机 温度均匀性 室内空气 循环流量 狭缝状 外部 贯穿 室内 延伸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风机及形成自空调室内机的后端向前端延伸且经过风机的前向风道,前向风道呈环状并形成有狭缝状出风口,空调室内机靠近出风口处还形成有贯穿空调室内机的外部及前向风道内侧的横向风道。如此,空调室内机通过在靠近出风口处还形成有贯穿空调室内机的外部及前向风道内侧的横向风道,从而且增大了室内空气的循环流量,提升室内升温、降温速度及温度均匀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空调的室内空气循环流量较低,室内升温、降温速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需要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内机,包括风机及形成自所述空调室内机的后端向前端延伸且经过所述风机的前向风道,所述前向风道呈环状并形成有狭缝状出风口,所述空调室内机靠近所述出风口处还形成有贯穿空调室内机的外部及所述前向风道内侧的横向风道。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内机通过在靠近出风口处还形成有贯穿空调室内机的外部及前向风道内侧的横向风道,从而且增大了室内空气的循环流量,提升室内升温、降温速度及温度均匀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有送风部件,所述送风部件包括向前设置的喇叭形第一导风罩及同样向前设置且环绕所述第一导风罩设置的喇叭形第二导风罩,所述第一导风罩与所述第二导风罩之间形成有前向气流通道,所述前向风道包括所述前向气流通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前向气流通道包括靠近所述风机的入风侧和远离所述风机的出风侧,所述前向气流通道的截面积自所述入风侧到所述出风侧变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风机包括风轮及设于所述风轮与所述送风部件之间的静叶元件,所述静叶元件包括环形外壁、环形内壁及设于所述环形外壁与所述环形内壁之间的多个静叶片,所述环形外壁及所述环形内壁之间形成与所述前向气流通道连接的第一导风通道,所述前向风道包括所述第一导风通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环形外壁与所述第二导风罩对接,所述环形内壁与所述第一导风罩对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风机包括设置于所述风轮后侧的且向前设置的喇叭状蜗壳,所述风轮包括圆台状的轮毂及设于所述轮毂上的多个风叶,所述轮毂及所述蜗壳构成与所述第一导风通道连通的第二导风通道,所述前向风道包括所述第二导风通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轮毂与所述环形内壁对接,所述蜗壳与所述环形外壁对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导风通道沿送风方向渐缩变化。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有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后进风端及前出风端,所述前向风道形成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形成有多个进风口,所述多个进风口靠近所述后进风端设置,所述送风部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靠近所述前出风端设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出风侧呈狭缝状,所述送风部件还包括靠近所述出风侧设置且沿所述送风部件的径向延伸贯穿所述第一导风罩与所述第二导风罩的导风管,所述导风管形成连通所述空调室内机外部及所述第二导风罩内部的横向气流通道,所述横向气流通道构成所述横向风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横向气流通道包括形成于所述空调室内机的壳体上的辅助进风口及形成于所述第一导风罩上的辅助出风口,所述辅助进风口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辅助出风口的面积。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865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神经网络的ModbusTcp通讯深度包检测方法
- 下一篇:驾驶员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