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功率芯片散热装置制作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186187.8 | 申请日: | 2016-03-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824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 发明(设计)人: | 季兴桥;何国华;吴昌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钱成岑;徐静 |
| 地址: | 610036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功率 芯片 散热 装置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电子散热领域,尤其是一种大功率芯片散热装置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大功率半导体芯片对散热要求特别高,同时芯片材料热膨胀系数比较低, 传统的AlSiC、铜、钼铜、钨铜等金属都无法同时满足其散热和工艺匹配要求。 大功率模块的微流道散热结构多采用铝、铜、硅铝等金属材料,这些材料存在 热膨胀系数无法和芯片匹配,同时这些材料的热导率不够高,散热效果不明显。 微流道散热需要液体流入流出接头,会占用较大的体积。现有的均热板散热虽 然无接头,但是一般采用铝或铜等金属材料,裸芯片无法直接焊接在均热板上, 会影响大功率芯片的散热效率。
田玉福在《新型分形结构及其电子器件微通道散热应用研究》,陈慧雁在《高 热流密度相变均热板传热特性的理论研究》,曹红在《一体化均热板在某毫米 波功率放大器热设计中的应用》等文献中提到了平板均热板散热方法,但这些 文章都是关于均热板流道的设计和加工,采用的是铝合金或铜材料,未提到采 用金刚石铜作为均热板材质,也未提到大功率芯片直接焊接在均热板上。
徐兴龙《电子封装用金刚石/铜复合粉体的制备及表征》、张荣博《高导热 金刚石/铜复合热沉的研究》、冯达《界面对封装用金刚石/铝复合材料性能的影 响》等人在文献中提到了金刚石/铜,但是这些文章都是关于金刚石/铜这种材 料的制备和表面镀涂,未涉及到高导热散热的应用。郑新在文章《宽禁带半导 体器件的特点与应用分析》提到了宽禁带半导体芯片的封装,但文章中并未涉 及到金刚石/铜相变散热方案。张梁娟在文献《基于裸芯片封装的金刚石/铜复 合材料基板性能研究》提到了金刚石/铜导热基板,但文章仅仅介绍了金刚石/ 铜做高效散热基板的应用,并未涉及到相变散热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大功率芯片高热流密 度(即大功率芯片热耗大需要较好的散热才能确保芯片正常工作,否则芯片很 容易因散热不良而烧毁)、散热困难的问题,提供一种大功率芯片散热装置制 作方法。本发明采用了高导热金刚石铜复合材料作为大功率半导体散热热沉, 同时在金刚石铜热沉上设计微流通道,并通过液体相变层,采用焊接技术形成 蒸汽腔,然后抽真空,注入工作介质,最后收口,然后通过大功率芯片直接焊 接在带有蒸汽空腔的金刚石铜载体上,利用金刚石铜高导热率和液体相变散热, 提高大功率芯片的散热效率。该散热方法不需要安装液体流入流出接头,同时 芯片可以直接焊接在载体上,既降低了体积又提高了散热效率。
一种大功率芯片散热装置制作方法包括:
步骤1:采用激光或者水刀在金刚石铜顶板及金刚石铜底板上,加工微流道; 其中金刚石铜顶板的边缘与中间部分最大高度差w,金刚石铜底板与中间部分 最大高度差w;
步骤2:在金刚石铜底板、金刚石铜顶板中间部分内壁上设置液体相变层;金 刚石铜顶板边缘设置通气孔;
步骤3:焊接金刚石铜底板边缘与金刚石铜顶板边缘部分,形成具有蒸汽腔的 焊接工件;
步骤4:采用检漏仪检测步骤3中焊接处是否满足气密要求;若满足焊接要求, 执行步骤5;否则,重新焊接;
步骤5:通过通气孔将焊接工件抽真空,然后通过通气孔在微流道中注入工作 介质,然后将通气孔密封;
步骤6:将大功率芯片焊接在金刚石铜顶板外壁顶端,并采用X射线检测焊接空 洞,完成制作。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w范围为1-2mm。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微流道加工精度为±0.05mm,表面粗糙度为小于 等于0.8微米;微流道宽度方向h范围是0.5-1mm;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液体相变层材料是金属粉末烧结吸液芯、槽道式 吸液芯或丝网屏吸液芯。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液体相变层厚度为30~300微米。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焊接金刚石铜底板边缘与金刚石铜顶板边缘部分 的焊接材料是银铜、金硅、金锑、金锗、金锡、锡银铜、锡铅或铟锡。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5的工作介质指的是蒸馏水、乙醇或丙酮。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861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