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控钻孔机用抓手装置及其双模式工作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186118.7 | 申请日: | 2016-03-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33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 发明(设计)人: | 陈超辉;朴洸福;车天庚;刘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弘亚数控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Q7/04 | 分类号: | B23Q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张海英;林波 | 
| 地址: | 51053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数控 钻孔机 抓手 装置 及其 双模 工作 方法 | ||
1.一种数控钻孔机用抓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邻近工作台(100)设置且可沿所述工作台(100)的侧边滑动的支撑板(1),所述支撑板(1)上邻近所述工作台(100)设置有用以吸取工件(200)的吸取装置,所述吸取装置的上表面与所述工作台(100)的上表面平行;
所述支撑板(1)上还设置有抓手压板(3),所述抓手压板(3)设置于所述吸取装置远离所述工作台(100)的一侧,所述抓手压板(3)通过第一驱动装置驱动其上下移动,当所述抓手压板(3)移动至所述吸取装置的上方时,所述抓手压板(3)和所述吸取装置共同抓取所述工件(200);
所述吸取装置为吸盘(2),所述吸盘(2)靠近所述抓手压板(3)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抓手压板(3)相配合的凹槽(4),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可驱动所述抓手压板(3)下移,以使所述抓手压板(3)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凹槽(4)内,且所述抓手压板(3)的上表面不高于所述吸盘(2)的上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钻孔机用抓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气缸(5),所述气缸(5)固定于所述支撑板(1)的下方,所述气缸(5)内的活塞杆(51)穿过所述支撑板(1)与所述抓手压板(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控钻孔机用抓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上还设置有至少两个靠轴(6),至少两个所述靠轴(6)的连线平行于所述工作台(100)的侧边,所述靠轴(6)的上端面高于所述吸盘(2)的上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控钻孔机用抓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轴(6)位于所述活塞杆(51)与所述吸盘(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控钻孔机用抓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轴(6)与所述支撑板(1)的连接处位于所述抓手压板(3)的下方,且所述抓手压板(3)上设置有与所述靠轴(6)相配合的通孔,所述抓手压板(3)可沿所述靠轴(6)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数控钻孔机用抓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00)上设置有若干第一气孔,所述第一气孔通过气管与气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数控钻孔机用抓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数控钻孔机的钻包下方设置有钻孔压板,所述钻孔压板上设置有若干第二气孔,所述第二气孔通过气管与气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数控钻孔机用抓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通过连接板(7)与导向组件(8)连接,所述导向组件(8)包括导轨(81)、用于安装所述导轨(81)的导轨座(82)、以及可沿所述导轨(81)滑动的滑块(83),所述导轨(81)的长度方向沿所述支撑板(1)的滑动方向延伸,所述滑块(83)与所述导轨(81)相配合,并与所述连接板(7)固定连接。
9.一种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数控钻孔机用抓手装置双模式工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数控钻孔机可根据工件(200)的钻孔位置控制抓手装置的工作模式:
当所述钻孔位置位于所述抓手压板(3)附近时,数控钻孔机控制所述抓手压板(3)下滑至紧贴所述支撑板(1),通过所述吸盘(2)固定所述工件(200),同时降低钻孔进给速度;
当所述钻孔位置远离所述抓手压板(3)时,数控钻孔机控制所述抓手压板(3)上滑至所述吸盘(2)上方,与所述吸盘(2)配合以固定所述工件(2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弘亚数控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弘亚数控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8611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龙门刨床电气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镗削机械臂径向进给控制段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