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设备管理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85989.7 | 申请日: | 2016-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412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发明(设计)人: | 刘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1/0806 | 分类号: | H04L41/0806;H04L41/0213;H04Q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姜春咸;冯建基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设备管理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设备管理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向相互连接的每一台光纤配线架ODF设备分配设备标识信息,其中,设备标识信息至少包括设备管理号和IP地址,相互连接的每一台ODF设备被配置有相同的IP地址;根据上述设备标识信息添加相互连接的每一台ODF设备。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为每一智能ODF设备分别分配不同IP地址所导致的IP管理地址消耗以及通信电路物理和管理资源消耗较大的问题,进而达到一个IP地址同时管理多台设备,节省了IP资源和通信电路相关的物理和管理资源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设备管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光配线网络(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简称为ODN)设备是基于无源光纤网络(Passive Optical Network,简称为PON)设备的FTTx光缆网络,其作用是为光线路终端(Optical Line Terminal,简称为OLT)和光网络单元(Optical Network Unit,简称为ONU)之间提供光传输通道。通常由光纤光缆、光连接器、光分路器以及安装连接这些器件的配套设备组成。传统的ODN网络是一个无源网络,其每个节点设备都是哑资源,没有用于传送业务的帧格式定义,没有用于网络管理的开销字节定义,不能终结光纤传输的业务信号,本身不具有管理和维护的特性。因此传统ODN只有简单、原始的管理和维护措施,ODN管理和维护全部依赖人工,存在效率低、容易出错等问题。智能ODN就是为了解决传统ODN的管理问题而新兴起的一种解决方案。
智能ODN主要有三种类型设备:智能光纤配线架(Optical Distribution Frame,简称为ODF)、智能光交接箱(Operation Control Center,简称为OCC)、智能光分线盒(optical fiber distribution box,简称ODB)。其中智能ODF主要是有源方式,提供实时监控和实时管理,其中管理方式主要是网管通过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imple NetworkManagement Protocal,简称为SNMP)协议进行管理,网管系统通过SNMP对有源智能ODF设备的配置管理、告警管理、业务管理等工作。
目前一个有源的智能ODF设备在实际应用中配置了一个IP地址,在工程上需要对一个有源智能ODF设备分配一个IP地址以及单独调度一条通信电路。而在ODF机房中设备的数量多,在一个地区的ODF设备数量众多,如果每个ODF都分配一个IP资源则会导致IP管理地址消耗及通信电路相关的物理和管理资源消耗。
针对相关技术中,为每一智能ODF设备分别分配不同IP地址所导致的IP管理地址消耗以及通信电路物理和管理资源消耗较大的问题,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设备管理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为每一智能ODF设备分别分配不同IP地址所导致的IP管理地址消耗以及通信电路物理和管理资源消耗较大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设备管理方法,包括:
向相互连接的每一台光纤配线架ODF设备分配设备标识信息,其中,上述设备标识信息至少包括设备管理号和IP地址,上述相互连接的每一台ODF设备被配置有相同的IP地址;根据上述设备标识信息添加相互连接的每一台ODF设备。
进一步地,向相互连接的每一台ODF设备分配设备标识信息包括:
向相互连接的每一台ODF设备分配设备管理号,其中,上述设备管理号与上述ODF设备的设备ID为一一映射关系;
为相互连接的ODF设备中的接入ODF设备分配一个IP地址,其中,上述接入ODF设备为通过通信线路与网管系统进行通信的ODF设备,上述接入ODF设备保存有上述映射关系。进一步地,根据上述设备标识信息添加相互连接的每一台智能ODF设备,包括:
根据上述设备标识信息中的上述IP地址添加上述接入ODF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859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