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走式喷药施肥机的传动带双向涨紧调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83797.2 | 申请日: | 2016-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76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平;嵇国俊;于锁平;陈伟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埃森农机常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7/14 | 分类号: | F16H7/14;A01M7/00;A01C1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333 | 代理人: | 吕波 |
地址: | 213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走式喷药 施肥 传动带 双向 调节 装置 | ||
一种自走式喷药施肥机的传动带双向涨紧调节装置,包括发动机、车机架、连接板、旋转式撒肥机、过渡轮座和涨紧轮组件,连接板同时与车机架和撒肥机架固定连接,在连接板上固定有过渡轮座,所述涨紧轮组件包括水平固定轴、双联传动带轮和端面连接轴套,双联传动轮可转动地安装在水平固定轴上,水平固定轴的两端固定安装在端面连接轴套上,涨紧轮组件通过两端的端面连接轴套可调节地固定在两个对称设置的过渡轮座上,发动机通过动力带轮、双联传动带轮带动驱动带轮,通过涨紧轮组件在过渡轮座上的位置实现对二组皮带实现涨紧调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业生产机械,尤其涉及一种自走式喷药机。
背景技术:
植保机械包括施药机械、施肥机械等,它们是农业机械设备中极其重要的设备。随着我国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现在以家庭为主要耕作单位的模式逐步向大面积生产经营农场发展,农场的生产耕作方式都是采用农业机械化作业,过去农民对农植物施药和施肥都是依靠人工作业,人工施药和人工抛洒肥料作业方式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生产效率很低,更重要的是人工喷雾施药、施肥很容易导致农民中毒,直接危及农民的自身健康,为了实现农业机械化施药和施肥,申请人研制出一种具有喷药和施肥功能的自走式喷药施肥机,这种自走式喷药施肥机能直接在水稻田、麦田、油菜田等农田中行走,根据农技要求进行喷施农药或者施肥。操作人员无需背负沉重的肥料袋,更不需要手抛撒,只要坐在驾驶室即可轻松自如操控,这类农业机械深受农民喜欢,现在不少种田大户或农场都纷纷购置,市场需求量很大。
在这种具有喷药和施肥功能的自走式喷药施肥机中,由于撒肥机与自走式喷药机自备之间动力传输是关键。自备发动机通过双联传动轮带动撒肥机的驱动轮,在这二组皮带传动中,皮带的涨紧调节装置是关键技术,若没有双组皮带涨紧调节装置,撒肥机就不能平稳的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走式喷药施肥机的传动带双向涨紧调节装置,它能对自走式喷药施肥机中的撒肥机二级带传动进行双向涨紧调节,提高自走式喷药机的运行可靠性。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自走式喷药施肥机的传动带双向涨紧调节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发动机、车机架、连接板、旋转式撒肥机、过渡轮座和涨紧轮组件,连接板同时与车机架的尾部和撒肥机架固定连接,在连接板上固定有过渡轮座,所述涨紧轮组件包括水平固定轴、二级传动带轮、一级传动带轮和端面连接轴套,由二级传动带轮和一级传动带轮组成的双联传动轮可转动地安装在水平固定轴上,水平固定轴的两端固定安装在端面连接轴套上,涨紧轮组件通过两端的端面连接轴套可调节地固定在两个对称设置的过渡轮座上,二级传动带轮通过皮带与驱动轮相连,一级传动带轮通过皮带与发动机的动力带轮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端面连接轴套由连接板体和连接套组成,连接套固定在连接板体的中心位置,连接套的内孔的轴线与连接板体垂直,在连接板体上设有二个横向调节槽,二个横向调节槽相对于连接套对称设置。
进一步,在过渡轮座上对应于涨紧轮组件的端面连接轴套处设有二个纵向调节槽,二个纵向调节槽的中心线与二个横向调节槽的中心线重合。
进一步,涨紧轮组件与过渡轮座之间的固定安装结构是:
两只螺栓分别穿过过渡轮座上的纵向调节槽和涨紧轮组件上的二个横向调节槽由螺母将涨紧轮组件与过渡轮座固定连接。
进一步,过渡轮座设置在连接板的内侧面上。
由于在车机架的尾部通过连接板固定安装有旋转式撒肥机,所述旋转式撒肥机由发动机动力轮驱动,发动机动力轮通过起过渡轮作用的双联传动带轮组,由二级皮带传动驱动换向变速器的驱动轮,从而带动旋转式撒肥机的抛肥转盘旋转,与抛肥转盘同轴安装的拨料杆将料斗中肥料均匀地撒落到抛肥转盘上,并由抛肥转盘上的抛撒槽杆均匀抛撒田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埃森农机常州有限公司,未经埃森农机常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837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