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与被加热结构协同变形的装配式电阻炉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82556.6 | 申请日: | 2016-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414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31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强;蒋彬辉;楼国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F27B17/02 | 分类号: | F27B17/02;F27D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律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1290 | 代理人: | 叶凤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热 结构 协同 变形 装配式 电阻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结构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与被加热结构协同变形的装配式电阻炉。
背景技术
结构火灾试验是结构抗火设计与研究的重要手段。以往的结构抗火试验主要为单一构件的试验,不考虑周围构件对受火构件火灾下性能的影响。基于性能的结构抗火设计方法要求根据包括受火构件在内的整体结构在火灾下的性能来进行抗火设计。因此进行同时包含有受火构件和非受火构件的结构火灾试验将会越来越多,且需要考察结构火灾下的大变形响应。
电阻炉在结构火灾试验中被广泛运用。传统的电阻炉具有固定的炉壁,难以满足结构局部受火试验和火灾下结构大变形的试验。因此需要开发一种能够进行结构局部火灾试验且能够满足结构大变形要求的电阻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与被加热结构协同变形的装配式电阻炉,该电阻炉安装方便,可与被加热结构协同变形且允许被加热结构发生大变形。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与被加热结构协同变形的装配式电阻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基座8上的导轨1、位于两侧的炉体2、位于中央的保温装置,安装于保温装置内的被加热结构7,
所述保温装置包括保温立柱3、保温吊柱4、保温横梁5和吊挂接头6;保温立柱3、保温吊柱4和保温横梁5与两侧炉体2的接触面均为轻触,试验过程中可以发生相对滑动,保温立柱3与保温吊柱4的接触面也为轻触,可以发生相对滑动也可以分开;保温吊柱4与保温横梁5固结成一个整体,保温横梁5通过吊挂接头6与被加热结构7上部结构相连;
通过吊挂接头6将保温横梁5、保温吊柱4与被加热结构7的上部结构相连,并使保温横梁5以及保温吊柱4与被加热结构7的上部结构协同变形(包括竖向或这水平方向的位移);
在两侧炉体2与导轨1接触处设置滚轮,使得炉体2能沿导轨1滑动;
两侧炉体2内侧布有发热电阻丝和测温热电偶;
保温横梁5在中部设有凹口,允许被加热结构7通过;
保温立柱3立于地面;
被加热结构7的竖向立柱立于地面。
具体的,所述吊挂接头6下端与保温横梁5的内嵌加劲板形成可靠的链接,上端为一个封闭的挂钩,通过挂钩与上部结构相连。吊挂接头6的上端也可以采取螺栓、焊接等其他连接形式与上部结构形成可靠的连接。
所述保温横梁5与保温吊柱4,能与被加热结构的上部横梁协同变形,并且能够发生大变形。
具体的,所述保温立柱3、保温吊柱4和保温横梁5均为内嵌有加劲板的保温材料,保温吊柱4与保温横梁5通过内嵌的加劲板固结成一个整体。
本发明两侧炉体可沿导轨滑动,保温横梁与保温吊柱可随着被加热结构的变形发生大的位移。
本发明的装配式电阻炉具有安装方便,能与被加热结构协同变形,能允许大变形试验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构造示意图。
图2为底座和导轨示意图。
图3为两侧炉体意图。
图4为中部保温装置示意图。
图5为中部保温装置立面图。
图6为实施例的安装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协同变形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导轨,2-炉体,3-保温立柱,4-保温吊柱,5-保温横梁,6-吊挂接头,7-被加热结构,8-基座,F-荷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为一种可与被加热结构协同变形的装配式电阻炉,该电阻炉可整体移动,导轨1固定于底座8上,两侧炉体2可沿导轨1滑动。保温立柱3立于导轨1内侧,保温吊柱4内侧与保温立柱3外侧轻轻接触,保温吊柱4与保温立柱3能够上下相对滑动也能分离。保温吊柱4与保温横梁5通过内部加劲装置相连,使得保温吊柱4与保温横梁5固接成一个整体;吊挂接头6通过与嵌于保温横梁5内的加劲板与保温横梁5形成可靠连接,吊挂接头6与被加热结构7的炉外构件相连。
图3所示的两侧炉体2内侧布有发热电阻丝和测温热电偶(这部分属于现有技术)。
如图1、图4和图5所示,保温立柱3、保温吊柱4、与保温横梁5均与两侧炉体2轻轻接触,在结构试验过程中,保温横梁5与保温吊柱4能够随着被加热结构7的变形在平面内发生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位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825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泥生产预热器抛料式撒料装置
- 下一篇:带灰烬回收通道的柴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