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拮抗太子参专化型串珠镰刀菌的菌株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181836.5 申请日: 2016-03-28
公开(公告)号: CN105779342B 公开(公告)日: 2019-04-02
发明(设计)人: 吴林坤;陈军;林文雄;吴红淼;林生 申请(专利权)人: 福建农林大学
主分类号: C12N1/20 分类号: C12N1/20;A01N63/00;A01P3/00;C12R1/38
代理公司: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代理人: 蔡学俊
地址: 350002 福***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拮抗 太子参 专化型 串珠 镰刀 菌株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发明提供一株拮抗太子参专化型串珠镰刀菌的拮抗细菌及其应用,拮抗菌经鉴定为假单胞菌LK‑313,保藏号为CGMCC NO.12121。本发明提供的拮抗菌是通过假单胞菌选择性培养基从太子参根际土壤中筛选获得,平板对峙培养显示该拮抗菌能够有效抑制太子参病原菌如串珠镰刀菌的菌丝生长,根际定殖能力好,对后茬其他作物无致病性。同时本发明提供了该拮抗菌生长的最适培养基,最佳配方为1/4 LB+1/20 MS(不含铁盐)+0.1wt.%红糖,发酵菌液具有明显的拮抗效应。本发明为克服或缓解药用植物太子参的再植病害提供了拮抗菌菌种及菌剂,其生防效果好、无污染、安全生态,开发应用前景广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株细菌菌株,特别涉及一株对太子参专化型串珠镰刀菌有抑制作用的拮抗细菌,可用于克服或缓解连作太子参土传病害问题,属于微生物和生物防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太子参(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别名童参、孩儿参、米参,为石竹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部入药,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等功效,其用药历史悠久、临床疗效确切,目前已被卫生部确定列入“可用于保健食品的中药材名单”。太子参主产于福建、贵州、安徽等地,其中以福建省柘荣县栽培历史最为悠久,品质最优,素有“中国太子参之乡”美誉。但是,太子参在栽培种植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连作障碍问题(如图1所示),连作太子参植株生长发育不良,地下部不能正常膨大,土传病害严重,通常收获后同一地块须隔2~4年后方可再种,严重制约太子参的可持续生产与利用。连作障碍问题还导致一系列的下游不良问题,如太子参道地产区和规模正逐年缩小,甚至出现产区外移,道地性失真等现象。同时,在连作障碍成因及作用机理尚不明确的情况下,大部分药农试图通过增施肥料、滥用农药来维持太子参产量,但是效果往往不佳,却提高了生产成本,还导致环境污染、中药材农残超标和农田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等问题,使太子参的生产陷入恶性循环。因此,连作障碍问题研究是当前药用植物资源生态学亟待解决的重要内容,成为国内外同行研究的热点。

利用有益拮抗菌进行植物土传病害的生物防治被认为是一种科学、合理、高效、环境友好型的措施。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串珠镰刀菌(如图2所示)是导致太子参土传病害猖獗的重要病原菌,其数量随太子参连作年限的增加而不断增加。并且,该病原菌具有寄主特异性,即只侵染太子参而不侵染后茬其他作物(如水稻、大豆等),因此只有筛选能够高效拮抗太子参专化型串珠镰刀菌的拮抗菌才能有效防治太子参的土传病害。同时,拮抗菌要具有较强的根际定殖能力才能有效抵御病害和保护植物,由于不同生物之间存在协同进化,所以从病害部位(如连作太子参根际土壤)直接分离拮抗菌是获得高定殖能力、强拮抗能力有益菌的根本途径。本发明以太子参专化型串珠镰刀菌这一病原菌为靶标,从连作太子参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到一株能够高效拮抗该病原真菌的拮抗细菌,经鉴定为假单胞菌,命名为Pseudomonas protegens LK-313(Pseudomonas protegens sp. nov., widespread plant-protecting bacteria producing the biocontrol compounds 2,4-diacetylphloroglucinol and pyoluteorin.Alban Ramette, Michele Frapolli, Marion Fischer-Le Saux. et.Systematic and Applied Microbiology,2011(34):180-188.)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株高效拮抗太子参专化型串珠镰刀菌的拮抗菌及其应用,用于生物防治太子参连续种植过程中常见的土传病害问题,为克服或缓解太子参连作障碍问题提供生防菌株。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818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