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苯胺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181639.3 | 申请日: | 2016-03-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80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 发明(设计)人: | 刘通;苑建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金固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G73/02 | 分类号: | C08G7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乐珠秀 |
| 地址: | 400020 重庆市江***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苯胺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苯胺的制备方法,属于化学合成领域。
背景技术
聚苯胺是一种常用导电高分子材料,具有低成本、高化学稳定性、高导 电性等优点,是众多导电高分子中最具有商业价值的一种。通过在聚苯胺大 分子链上引入取代基或通过质子酸掺杂引入不同的阴离子,可以给聚苯胺带 来新的性质和应用。目前聚苯胺已开始工业化生产并得到实际应用。
聚苯胺作为一种导电聚合物有很广泛的应用前景,尤其是作为抗静电的 材料或掺杂物。但其合成步骤和方法都有不足之处,如采用甲苯、氯仿、四 氯化碳、二氯甲烷等有毒易燃易爆溶剂,对环境有污染,运输和生产都是存 在不稳定因素,现有技术聚苯胺反应多为0℃以下反应,反应时间长,温度 低,以此提高聚苯胺的产率,产物需在真空干燥,反应条件特殊,不利于大 规模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聚苯胺的制备方法,本制备方法 原料廉价易得,无毒,对环境友好,反应过程简单,无需特殊反应条件,适 合大规模生产。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聚苯胺的制备方法,包 括:
1)将苯胺与碳酸二甲酯混合,在搅拌情况下,加入氯化钙,得第一混 合溶液;
2)将硫酸溶液分散在乙醇中,加入铁氰化钾混合,得第二混合溶液;
3)将1)得到的第一混合溶液与2)得到的第二混合溶液混合,20-25℃ 反应2-6h,抽滤,产物用去离子水洗涤,干燥,得聚苯胺。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在1)中,所述苯胺、碳酸二甲酯和氯化钙的摩尔比为(1-3): (1-9):(0.5-4)。
采用此步骤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发明人经大量筛选实验发现,结合本制 备方法,碳酸二甲酯可以替代现有溶剂,碳酸二甲酯具有环保性能优异、在 生产中具有使用安全、方便、污染少、容易运输等优点。
进一步,在2)中,所述硫酸溶液的质量浓度为98%,乙醇的质量浓度 为75%,硫酸溶液与乙醇的体积比为1:(2-4)。
进一步,在2)中,所述硫酸溶液中的硫酸与苯胺的摩尔比为(1-5): (2-7),所述铁氰化钾的加入量为苯胺所用质量的0.1-1倍。
进一步,在3)中,所述干燥的温度为40-80℃,时间为2-7h。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制备方法原料廉价易得,无毒或毒性小,对环境友好,克服了现有技 术所用原料毒性大,易燃易爆、对环境污染大的缺点。
本制备方法反应过程简单,只要在常温下即可反应,反应时间短,无需 真空干燥,节约成本,适合大规模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 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聚苯胺的制备方法,包括:
1)将苯胺与碳酸二甲酯混合,在搅拌情况下,加入氯化钙,得第一混 合溶液,苯胺、碳酸二甲酯和氯化钙的摩尔比为3:9:0.5。
2)将质量浓度98%的硫酸溶液分散在质量浓度75%的乙醇中,加入铁氰 化钾混合,得第二混合溶液,硫酸溶液与乙醇的体积比为1:4,所述硫酸溶 液中的硫酸与苯胺的摩尔比为5:2,所述铁氰化钾的加入量为苯胺所用质量 的0.1倍。
3)将1)得到的第一混合溶液与2)得到的第二混合溶液混合,再0-25℃ 的初始温度范围反应24h,反应过程反应热不明显反应液体温度仅升高 1-2℃。不会像传统使用过硫酸铵一类氧化剂的反应,需要降温,不然反应 体系温度升高20-50℃,聚苯胺化学氧化抽滤,产物用去离子水洗涤,40℃ 干燥4h,得聚苯胺。
反应条件温和,不需要反应热降温控制,产物性能稳定,批次重现性好, 有利于规模制造。
实施例2
一种聚苯胺的制备方法,包括:
1)将苯胺与碳酸二甲酯混合,在搅拌情况下,加入氯化钙,得第一混 合溶液,苯胺、碳酸二甲酯和氯化钙的摩尔比为1:4:1。
2)将质量浓度98%的硫酸溶液分散在质量浓度75%的乙醇中,加入铁氰 化钾混合,得第二混合溶液,硫酸溶液与乙醇的体积比为1:2,所述硫酸溶 液中的硫酸与苯胺的摩尔比为5:2,所述铁氰化钾的加入量为苯胺所用质量 的0.2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金固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金固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816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