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烫衣定型撑板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80860.7 | 申请日: | 2016-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37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唐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F81/00 | 分类号: | D06F8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11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烫衣 定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活用品,尤其涉及一种烫衣定型撑板。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更注重穿着打扮
与衣着的平整。人们日常生活中,在自己家中湿洗衣物后,某些衣物会缩水,带来烦恼;如果送到干洗店去洗,价格又比较贵;现有的烫衣板在使用过程中,衣服会熨烫平整,但是衣服还是不能保持原有尺寸,衣服会出现变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方便、安全、有效且可调节大小的烫衣定型撑板。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烫衣定型撑板,包括上衣撑板和裤子撑板,所述上衣撑板为颈板、躯干板和上肢板共同组成的与上衣形状相匹配的支架结构,所述裤子撑板为臀板和下肢板共同组成的与裤子形状相匹配的支架结构,所述颈板包括相互连接的颈板左板和颈板右板,且颈板左板与颈板右板能相对横向移动从而调节颈板宽度,所述躯干板包括相互连接的躯干板左板和躯干板右板,且躯干板左板和躯干板右板能相对横向移动从而调节躯干板宽度,所述上肢板包括上肢板左板和上肢板右板,所述上肢板左板和躯干板左板连接,所述上肢板左板能相对躯干板左板横向移动从而调节上肢板左板伸出长度,所述的上肢板右板和躯干板右板连接,所述上肢板右板能相对躯干板右板横向移动从而调节上肢板右板伸出长度,所述臀板包括相互连接的臀板左板和臀板右板,且臀板左板和臀板右板能相对横向移动从而调节臀板宽度。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颈板左板的右侧设置有颈板固定凸或数个横向布设的颈板孔洞,相应的,所述的颈板右板的左侧设置有数个横向布设的颈板孔洞或颈板固定凸,所述的颈板固定凸通过插入颈板孔洞实现颈板宽度的调节;所述躯干板左板的右侧设置有躯干板固定凸或数个横向布设的躯干板孔洞,相应的,所述的躯干板右板的左侧设置有数个横向布设的躯干板孔洞或躯干板固定凸,所述的躯干板固定凸通过插入躯干板孔洞实现躯干板宽度的调节;所述躯干板左板的左上部设置有左上肢板固定凸或数个横向布设的左上肢板孔洞,相应的,所述上肢板左板的右侧设置有数个横向布设的左上肢板孔洞或左上肢板固定凸,所述的左上肢板固定凸通过插入左上肢板孔洞实现左上肢板伸出长度的调节;所述躯干板右板的右上部设置有右上肢板固定凸或数个横向布设的右上肢板孔洞,相应的,所述上肢板右板的左侧设置有数个横向布设的右上肢板孔洞或右上肢板固定凸,所述的右上肢板固定凸通过插入右上肢板孔洞实现右上肢板伸出长度的调节;所述臀板左板的右侧设置有臀板固定凸或数个横向布设的臀板孔洞,相应的,所述的臀板右板的左侧设置有数个横向布设的臀板孔洞或臀板固定凸,所述的臀板固定凸通过插入臀板孔洞实现臀板宽度的调节。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每个颈板孔洞之间的横向距离为10mm,所述的每个躯干板孔洞之间的横向距离为25mm,所述的每个左上肢板孔洞之间的横向距离为10mm,所述的每个右上肢板孔洞之间的横向距离为10mm,所述的每个臀板孔洞之间的横向距离为10mm。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的颈板孔洞的布设方式为多排横向布设,所述的躯干板孔洞的布设方式为多排横向布设,所述的左上肢板孔洞的布设方式为多排横向布设,所述的右上肢板孔洞的布设方式为多排横向布设,所述的臀板孔洞的布设方式为多排横向布设。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颈板孔洞、躯干板孔洞、左上肢板孔洞、右上肢板孔洞和臀板孔洞的直径均为5mm且深度均为3mm。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颈板固定凸为与每个颈板孔洞相对应连接的数个颈板凸钉;所述躯干板固定凸为与每个躯干板孔洞相对应连接的数个躯干板凸钉;所述左上肢板固定凸为与每个左上肢板孔洞相对应连接的数个左上肢板凸钉;所述右上肢板固定凸为与每个右上肢板孔洞相对应连接的数个右上肢板凸钉,所述臀板固定凸为与每个臀板孔洞相对应连接的数个臀板凸钉。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颈板凸钉、躯干板凸钉、左上肢板凸钉、右上肢板凸钉和臀板凸钉的直径均为5mm且长度均为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医科大学,未经南京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808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