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侧面泵浦棒状放大器晶体棒的安装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80527.6 | 申请日: | 2016-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558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林蔚然;赵天卓;何建国;于佳琦;刘昊;白振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S3/02 | 分类号: | H01S3/02;H01S3/09;H01S5/022;H01S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9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侧面 泵浦棒状 放大器 晶体 安装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放大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侧面泵浦棒状放大器 晶体棒的安装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侧面泵浦棒状放大器多采用晶体棒外套玻璃管的方式进行冷却。对 于大功率侧泵模块,其工作介质尺寸较大、长度较长,则晶体棒的尺寸 也相应较大、较长,使得其在泵模块机械件两端的余量较少。现有技术 中,晶体棒常用徒手安装的方法进行安装,这种方式存在安全性低、可 控性差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侧面泵浦棒状放大器晶体 棒的安装系统及方法,能够解决安全性低、可控性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侧 面泵浦棒状放大器晶体棒的安装系统,该安装系统包括:第一移动机构, 用于沿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移动晶体棒,使晶体棒与侧面泵浦棒状放大 器的框架结构对心;第二移动机构用于在侧面泵浦棒状放大器的框架结 构与晶体棒对心后,沿第三方向移动晶体棒,将晶体棒推入侧面泵浦棒 状放大器的框架结构内部,进行安装;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安装在所述第 二移动机构上。
其中,第一移动机构包括二维移动平台,第二移动机构包括滑块和 导轨,移动平台沿着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移动,导轨沿着第三方向设置, 滑块设置在导轨上,并沿着导轨移动,并且滑块上安装移动平台。
其中,安装系统还包括辅助连接元件和夹持元件,晶体棒的一部分 安装在夹持元件内部,辅助连接元件设置在夹持元件的一端,辅助连接 元件上设置有通孔,以实现晶体棒与第一移动机构的连接。
其中,安装系统还包括弹性元件,设置在夹持元件的端口位置,用 于保护晶体棒的端面不受损害。
其中,弹性元件为O圈。
其中,安装系统还包括辅助夹持机构,用于通过压紧O圈来给予晶 体棒夹持力。
其中,所述安装系统还包括辅助定位机构,用于将晶体棒推入侧面 泵浦棒状放大器的框架结构的内部。
其中,辅助定位机构采用柔性材料制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 侧面泵浦棒状放大器的晶体棒的安装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 第一移动机构沿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移动晶体棒,使晶体棒与侧面泵浦 棒状放大器的框架结构对心;在侧面泵浦棒状放大器的框架结构与晶体 棒对心后,利用第二移动机构沿第三方向移动晶体棒,将晶体棒推入侧 面泵浦棒状放大器的框架结构内部,进行安装。
其中,第一移动机构包括二维移动平台,第二移动机构包括滑块和 导轨,移动平台沿着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移动,导轨沿着第三方向设置, 滑块设置在导轨上,并沿着导轨移动,并且滑块上安装移动平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提供一种侧 面泵浦棒状放大器晶体棒的安装系统,该系统包括第一移动机构和第二 移动机构。其中,第一移动机构沿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移动晶体棒,使 晶体棒与侧面泵浦棒状放大器的框架结构对心;第二移动机构上安装第 一移动机构,第二移动机构在侧面泵浦棒状放大器的框架结构与晶体棒 对心后,沿第三方向移动晶体棒,将晶体棒推入侧面泵浦棒状放大器的 框架结构内部,进行安装。因此,本发明通过第一移动机构和第二移动 机构代替徒手安装的方式,实现晶体棒的安装,可提高安装的安全性和 可控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侧面泵浦棒状放大器晶体棒的安装 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辅助连接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夹持元件及辅助夹持机构的工装示意图;
图4是辅助夹持机构和辅助定位机构的工装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侧面泵浦棒状放大器的晶体棒的安 装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一并参阅图1-图4,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侧面泵浦棒 状放大器晶体棒的安装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辅助连接元件的结构 示意图,图3是夹持元件及辅助夹持机构的工装示意图,图4是辅助夹 持机构和辅助定位机构的工装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系统10包括第 一移动机构11和第二移动机构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805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