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锁型电梯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80486.0 | 申请日: | 2016-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83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发明(设计)人: | 许应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江中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3/18 | 分类号: | B66B1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驰纳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7 | 代理人: | 蒋路帆 |
地址: | 22661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锁型电梯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楼层的增高,电梯的使用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电梯的安全问题也成为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为了保证人身安全,在轿厢处于层面开门区域时,允许打开轿厢门,而在非层门开门区域时,轿厢门应该锁定,防止人们从轿厢里打开轿厢门。在现有技术中为了保证人身安全,一般通过在井道内加装防护铁丝网来保证在打开轿厢门时不至于发生危险,但这种方法存在着成本高,施工工期长的缺陷。为了防止电梯在规定的区域外轿门被意外打开,要求设有轿门锁紧的装置,而现有技术中的轿门锁紧的装置并不能抵抗大外力作用,安全性较低。
如中国专利CN102774733A公开了一种电梯门刀装置,包括门刀底板以及设置在门刀底板前面的左门刀片和右门刀片,所述左门刀片与右门刀片下方之间通过门刀连杆组件活动连接,上方之间通过传动臂组件活动连接,所述传动臂组件与设置在门刀底板背面上端的门刀锁紧机构活动连接,所述右门刀片上设置有轿门锁钩机构,轿门锁紧机构通过平衡机构与设置在右门刀片下方上的偏心板组件活动连接,并且所述轿门锁钩机构与平衡机构能够与设置在右门刀片上的斜板活动配合。该电梯门刀装置的锁紧机构为机械式锁紧机构,强度小,灵活性差,安全性较低。
并且现有的一步门刀普遍存在锁钩解锁和开关触头断开不同步,使得轿门在开闭过程中有一定的时间延迟,影响了电梯的使用效果。
如公开号为中国专利CN104773638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带轿门锁的异步门刀、电梯门机及轿门系统,当第二开锁刀片装置受到开门方向的推动力时,第二开锁刀片装置带动摆杆臂转动,摆杆臂的转动带动导向机构摆动,导向机构的摆动带动第一开锁刀片摆动,第一开锁刀片摆动后带动转动锁钩组件的转动钩往开锁方向转动,使转动锁钩组件的转动钩与固定钩脱钩,转动锁钩解锁。与此同时,转动钩的转动带动驱动门开关触发器转动,使打板式驱动门开关的电气触点断开,本发明具有打开轿门锁并有通断门到位开关的功能,平层时打开层门也同时完成对轿门锁的开锁。但是本专利采用的是开关触发器和锁钩搭配,开关触发器和锁钩的转动半径相差很大,无法实现开关触发器的同时断开和对锁钩的解锁。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梯中缩紧结构安全性能低,且层门打开缓慢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锁型电梯组件。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自锁型电梯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门刀组件,分别为第一门刀组件和第二门刀组件,所述第一门刀组件和第二门刀组件并排设置,且第一门刀组件设置于左轿门上端,第二门刀组件设置于右轿门上端,所述门刀组件为自锁型门刀组件,所述第一门刀组件和第二门刀组件相连;还包括加速装置,所述加速装置设置有两个,所述两个加速装置分别设置在左右层门的顶端,所述加速装置与自锁型门刀组件相抵。
在此基础上,所述自锁型门刀组件包括门刀底板、第一圆弧板、第二圆弧板、第一联杆和第二联杆,所述第一圆弧板、第二圆弧板、第一联杆和第二联杆之间依次通过轴销组成四联杆机构,所述四连联杆机构设置在门刀底板上,所述第一联杆与门刀底板通过弹簧相连,所述门刀底板与电梯的传动机构相连,所述门刀底板与轿门相连,所述第一圆弧板和第二圆弧板的上均设置有穿孔,且两个穿孔在同一水平线上,还包括自锁结构,所述自锁结构穿过穿孔与第一圆弧板和第二圆弧板相连。
在此基础上,所述门刀底板与第一联杆之间设置有限位装置。
在此基础上,所述自锁结构包括活动轮、固定链和自锁轴,所述固定链的一端与紧固轮缠绕连接,所述固定链的另一端与自锁轴相连。
在此基础上,所述自锁轴的前端设置有磁铁,所述第一门刀组件与第二门刀组件的自锁轴前端相抵。
在此基础上,所述第一门刀组件的活动轮固定在轿门的右端,所述第二门刀组件的活动轮固定在轿门的左端,所述第一门刀组件的固定链和第二门刀组件的固定链交叉分布。
在此基础上,所述加速装置包括从动轮和联动机构,所述联动机构的一端与从动轮相连,所述联动机构的另一端与层门相连。
在此基础上,所述从动轮为锯齿状。
在此基础上,还包括竖向轨道,所述竖向轨道与自锁结构滑动连接,所述竖向轨道设置有两根,所述竖向轨道分别设置在电梯井道内部沿层门的两侧。
在此基础上,所述竖向轨道设置有N个瓦楞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江中光电有限公司,未经南通江中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804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扶梯梯级漏装的检测方法
- 下一篇:智能电梯门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