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煤锅炉烟气湿法脱硫废水的处理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179944.9 | 申请日: | 2016-03-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177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 发明(设计)人: | 魏红刚;王先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中新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C01D3/04;C01F5/22;C02F103/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30073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开***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煤 锅炉 烟气 湿法 脱硫 废水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一种燃煤锅炉烟气湿法脱硫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1)燃煤锅炉烟气湿法脱硫系统产生的废水输入预处理池,然后进入浓缩池A,清液层的清液进入超滤系统过滤,固溶物返回到浓缩池A,滤液Ⅰ在线加入稀酸调节pH至5‑7后进入纳滤系统;2)浓缩液进入软化池,然后进入浓缩池B,沉淀层过滤后的固体物进行处置,清液层返回到燃煤锅炉烟气湿法脱硫系统;3)纳滤系统分离后的滤液Ⅱ进入RO反渗透系统,RO反渗透系统分离的产水用作厂内生产用水;4)RO反渗透系统的浓缩液用蒸发器进行蒸发浓缩,蒸发过程中生成的蒸馏水作为锅炉用水或其它工业水使用。该处理方法可实现脱硫废水“零排放”,成本较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灰石/石灰-石膏法”燃煤锅炉烟气湿法脱硫废水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石灰石/石灰-石膏法”燃煤锅炉烟气脱硫技术因能高效脱除燃煤锅炉烟气中的SO2,且具有系统可靠性高的特点,是目前燃煤锅炉中烟气脱硫工程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采用该法脱硫会产生少量的废水,锅炉烟气湿法脱硫(石灰石/石灰-石膏法)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来源于吸收塔排放,是为了维持脱硫装置浆液循环系统物质的平衡,防止烟气中可溶部分特别是氯离子浓度超过规定值,氯离子浓度超过规定值会影响系统安全和影响脱硫石膏的质量,所以必须从系统中排放一定量的废水。
脱硫废水含有的杂质主要为固体悬浮物、过饱和亚硫酸盐、硫酸盐、氯化物、氟化物、钙离子、镁离子、钠离子以及微量重金属等物质,其中很多物质为国家环保标准中要求严格控制的第一类污染物,并且脱硫废水呈酸性,所以脱硫废水必须经过处理才能进行排放。
脱硫废水常规的处理方法比较简单,主要是往排放的脱硫废水中加入消石灰(氢氧化钙)调整pH和除去氟离子,加入硫化物除去重金属,然后加入絮凝剂和助凝剂经澄清后排放,经过常规处理的脱硫废水中含有氯化物和硫酸盐化合物等比较高,该水质具有强腐蚀性和结垢性,所以经过常规处理后的废水仍无法重新回收利用。采用蒸发器蒸发工艺把废水蒸干达到废水的“零排放”,但因为废水中钙和硫酸根离子的含量比较高,直接蒸发过程容易产生硫酸钙垢,而硫酸钙垢非常难于清洗,会导致蒸发设备无法正常连续运行。
所谓“零排放”是指电厂不向地面水域排放废水,所有离开电厂的水都是以蒸汽的形式,或是固体物质、污泥等适当的形式封闭、填埋处置。实现废水“零排放”,电厂必然将实现最大程度的节水,最大限度的保护水环境,同时将那些不得己排放出的能源、资源充分利用,最终消灭不可再生资源和能源的存在,最终实现电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全面改善。
目前燃煤锅炉烟气湿法“脱硫废水的零排放”处理方法成熟方法主要为“碳酸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双碱除钙镁软化,然后通过蒸发浓缩结晶,从而做到脱硫废水的零排放,该方法的确可以做到脱硫废水的零排放,但是运行成本比较高,并且在软化过程中产生的氢氧化镁和碳酸钙混合淤泥比较多,混合淤泥处理起来成本比较高,结晶出来的盐为氯化钠和硫酸钠的混合物,几乎没有工业价值,只能作为废固进行处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煤锅炉烟气湿法脱硫废水的处理方法,该处理方法可实现脱硫废水“零排放”,成本较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燃煤锅炉烟气湿法脱硫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1)燃煤锅炉烟气湿法脱硫系统产生的废水输入预处理池(或预处理罐),在搅拌的情况下加入可溶性碳酸盐溶液调节pH至8-10,同时分别加入易溶性硫化物、絮凝剂水溶液,预处理池反应后的溶液进入浓缩池A,浓缩池A中的溶液浓缩分离为沉淀层和清液层,沉淀层返回到燃煤锅炉烟气湿法脱硫系统,清液层的清液进入超滤系统过滤,超滤系统过滤后的固溶物返回到浓缩池A,超滤系统分离后的滤液Ⅰ在线加入稀酸调节pH至5-7后进入纳滤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中新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武汉中新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799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碱渣废液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高盐废水的零排放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