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空气能预热器的除氧器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79827.2 | 申请日: | 2016-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55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薛军锋;陈世意;阮祥志;段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D1/50 | 分类号: | F22D1/5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朱宏伟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 预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锅炉给水热力除氧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带空气能预热器的除氧器。
背景技术
除氧器的作用是除去溶于水中的氧气,避免锅炉、汽轮机组等系统的金属部件在高温下发生过度的氧化腐蚀。目前使用的除氧器均采用热力除氧法。除氧原理根据享利定律和道尔顿定律,即在定压下,将水加热至饱和状态。如果液面上气相中凝结气体的分压力小于其平衡压力,气体会在不平衡压差的作用下由水中离析出来。若及时排出不凝结气体,不断破坏其平衡,保持不平衡压差,气体会不断从水中逸出,直至液面上全压力等于水蒸汽压力时,其他气体的分压力趋于0,溶于水中的气体全部逸出而除去。因此,热力除氧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传热条件:快速将水加热到相应压力下饱和温度;2)传质条件:使气体从水中迅速离析并排走。
早期使用的淋水盘式除氧器对进水温度和负荷要求苛刻,其除氧效果较差,且淋水盘的小孔易堵塞。后来开发的喷雾填料式除氧器,其除氧效果比淋水盘式除氧器好,但只能除去水中溶解氧的80%~90%。目前流行的旋膜式除氧器,进一步强化了传热、传动、传质过程,旋膜式结构保证了此过程的顺利实施,除氧效果较好。
补水除氧热源基本为低参数蒸汽。不论是热力盘式、喷雾式还是旋膜式,补水温度均为25℃左右,补水在除氧头内通过和蒸汽的接触实现快速换热。与热力盘式相比,喷雾式和旋膜式除氧器两种介质的接触效率有较大提高,基本可以保证补水快速达到饱和状态。但是两种方式均要消耗蒸汽。以120t转炉为例,补水量为30t/h,温度25℃,低压蒸汽参数为0.8Mpa,饱和。将补水加热到饱和温度105℃所需的蒸汽量约为2.5t/h。以蒸汽价格160元/吨计算,运行费用为400元/h。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除氧效果,节约能源的带空气能预热器的除氧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带空气能预热器的除氧器,包括补水预热器和除氧头,所述补水预热器为空气能热泵系统的冷凝器,所述补水预热器与除氧水箱连接,补水预热器与除氧头连接,除氧头与蒸汽加热装置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补水预热器为管壳式,补水走管程,空气能热泵系统的制冷剂走壳程,补水进水集箱被隔板分为上下两部分,高温高压的制冷剂从补水预热器下部进入,经自上而下的补水冷却后变为低温高压的制冷剂,然后回到热泵系统的压缩机。
上述方案中,所述补水预热器的顶部设有排气孔。
上述方案中,所述补水预热器的下方设有喷管。
上述方案中,所述除氧头内设有填料组和篦组,所述喷管喷射出来的补水经篦组的二次分配后进入填料层。
上述方案中,所述篦组包括框架和安装在框架内的弧形的管条。
上述方案中,所述填料层包括框架和填充在框架内的网波填料。
上述方案中,所述除氧头为热力盘式除氧头、喷雾式除氧头或旋膜式除氧头。
实施本发明的一种带空气能预热器的除氧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热泵系统的冷凝器作为补水预热器,除氧器将空气能热泵系统和补水除氧系统结合起来,实现了能源利用的最大化,提高了进入除氧器的补水温度,有利于补水在除氧头内更加快速的达到饱和温度,为深度除氧提供了条件,改进了除氧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带空气能预热器的除氧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带空气能预热器1的除氧器包括补水预热器1和除氧头2。补水预热器1与除氧水箱连接,补水预热器1的下部为除氧头2,除氧头2与蒸汽加热装置连接。
补水预热器1用于将补水从25℃加热至75℃左右,相当于空气能热泵系统的冷凝器。补水预热器1为管壳式,补水走管程,空气能热泵系统的制冷剂走壳程,补水进水集箱被隔板3分为上下两部分,高温高压的制冷剂从补水预热器1下部进入,经自上而下的补水冷却后变为低温高压的制冷剂,然后回到热泵系统的压缩机。
25℃左右的补水从预热器1上部进入隔板3左侧,经高温高压制冷剂加热至75℃左右,然后汇集至预热器1上部隔板3右侧,通过联络管通至下部的填料组和篦组与加热蒸汽混合进一步除氧。在预热器1顶部设置有排气孔,用于排出顶部汇集的空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798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