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密度棉花播种机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79704.9 | 申请日: | 2016-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599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尚书旗;杨然兵;刘立辉;王建刚;崔功佩;马根众;连政国;杨红光;许鹏晓;苏洪忠;孙景福;武体新;王家胜;于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5/06 | 分类号: | A01C5/06;A01C7/06;A01G13/02 |
代理公司: | 青岛致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6 | 代理人: | 单虎 |
地址: | 266109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密度 棉花 播种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棉花播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密度棉花播种机。
背景技术
棉花生产用工量大,种植管理复杂,从种到收有40多道工序,其中播种 环节最为重要,它不仅直接影响棉花的产量和质量,而且与田间管理和收获等 后续作业有关,播种环节直接决定了棉花种植的经济效益。
随着农业机械化进程的发展,我国棉花产业的机械化研究和应用也不断增 多。山东省棉花的播种仅是从单个的农艺环节考虑,集种植、植保、收获等环 节于一体的系统化研究仍然匮乏,尤其是种植模式不适应机械化收获,导致棉 花种植经济效益低。
棉花为分期收获作物,采用机械化收获对棉花产量损失较重。为提高棉花 的产业的经济效益,提高棉花产业的机械化发展,减少机械化收获损失,设计 的高密度棉花播种机作业模式为四大行八小行作业,提高棉花的种植密度,其 中两小行行距100mm,两大行间距760mm,该种植模式符合现有的棉花收获机械 的作业要求。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298991Y中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棉花播种机,它的 机架中部用连接件将前后部分连接,刮土铲装于机架前端,机架上装有施肥开 沟器和播种开沟器,播种开沟器立柱的两侧的加固板之间设有点播轮和条播轨 道,点播轮外圆周设有种槽,其下方固接点播滑道:平土轧地轮装有调整节, 调整节端部固接橡胶圈,膜中压土器内部装有螺旋带铁,两侧有取土盘;机架 尾端装有压边犁。
虽然上述现有专利的棉花播种机能进行棉花施肥以及播种的要求,但是该 现有技术中,在棉花的施肥过程中,不能及时有效的对棉花垄进行平土,使种 植的棉花出土率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密度棉花播种机,该高密度棉花 播种机设置双向平土绞龙,在棉花施肥后能及时有效的对棉花垄平土,提高棉 花出土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密度棉花播种机,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上方用于播种棉花的 播种装置,机架的前端下方设置有可用于开设施肥沟槽的施肥开沟器,播种装 置前部的机架上设置有用于施肥的施肥装置,其中施肥装置包括可盛装肥料的 施肥箱,施肥箱的底部连接有施肥管,施肥管的底部贴近施肥开沟器的后端设 置;施肥管的后方设置有可用于碎土、平土的双向平土绞龙,双向平土绞龙包 括有转动轴以及安装在转动上的螺旋片,螺旋片在转动轴的作用下,切向土壤 以送土、平土、破碎土块。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双向平土绞龙的中部设置有分土圆盘,分土圆 盘为两个圆盘,两个圆盘之间形成夹角,以将土壤向两侧分离形成双垄;双向 平土绞龙的上端设置有可阻挡土壤上扬的盖板以及可调节双向平土绞龙高度的 调节杆。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施肥箱的底部安装有施肥器,该施肥器为外槽 轮施肥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施肥箱的底部开口处为阶梯下凹状,以便于施 肥箱中的肥料分量下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施肥箱内设置有搅肥螺旋杆,搅肥螺旋杆的一 端与施肥箱底部开口贴合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施肥开沟器的底部设置有可插入土壤的入土 端,入土端通过螺栓连接在施肥开沟器上,以便于更换入土端;施肥开沟器上 设置有多个调节孔,施肥开沟器通过夹板安装在机架上,夹板上设置有可与调 节孔相对应的螺栓孔,调节夹板上螺栓孔与调节孔的对应位置,可调节施肥开 沟器的高度,施肥开沟器的铲体与夹板之间还连接有拉力弹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施肥管的底部侧面均布设置有多个向外突出的 施肥口。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播种装置的前方设置有仿形装置,该仿形装置 为四连杆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播种装置后方的机架上设置有覆膜装置,覆膜 装置的后方设置有膜上覆土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机架的前端设置有可连接至拖拉机上的牵引 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发明的高密度棉花播种机中,在施肥系统后设置有双向绞龙的平土 装置,对棉花垄进行平土,改善了棉花垄的种植环境,提高棉花出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农业大学,未经青岛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797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