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甜薯茎段离体快速繁殖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178810.5 | 申请日: | 2016-03-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666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 发明(设计)人: | 孙小芹;李定红;杭悦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001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甜薯 茎段离体 快速 繁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组织培养领域,涉及一种甜薯茎段离体快速繁殖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甜薯(D. esculenta (Lout) brukill)为山药同属不同种食用植物,广泛分布于热带、南亚热带地区,如中国广东、广西、海南及非洲尼日利亚等。其食用部分为类似马铃薯状的球形块茎,肉质细嫩、食味佳、入口绵软,可做蔬菜、杂粮或药用等。
目前甜薯是品种丰富但无规模栽培的农家小种,我们近年来从海南农家引种,并通过耐寒性筛选获得了在江苏适生的品系,通过营养成分检测发现,其多糖含量为目前市场公认的多糖含量最高的铁棍山药的3~4倍;且与江苏主栽的直根类山药品种不同,甜薯为浅根类植物,种植无需挖深沟、筑高垄、套管等,收获也容易,因此,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甜薯一棵植株可生长30-40个球状块茎,亩产可达3000斤以上,产量大;同时,就其社会效益来看,甜薯抗旱耐肥、少病虫害且长势强,适合在江苏省缺水缺肥的低山丘陵地区种植,并且因其对光照要求不高,不仅可种植在已有的耕地上,还可以在次生林、经济林间的空地种植,不用与现有农作物抢占土地资源,从而缓解土地资源日益匮乏的矛盾。多糖含量高、浅根系易种好收、产量高、江苏适生等诸多优点,使得甜薯成为一个新兴的、开发潜力大、前景好的山药新种。
此外,传统的山药种植是在收获季节选健壮、无病虫害的块茎贮藏,次年种植季节取出切断种植,这种传统的“春种、秋收、冬藏”方式存在种块严重浪费、繁殖速度很慢、人力物力消耗大等问题;而且,由于长期的无性繁殖,导致病毒和病害的积累与传播,致使品质退化、产量下降。前人研究表明,通过组织培养脱除病毒的方法不仅可以极大提高山药繁殖系数,而且也会解决长期营养繁殖所造成的病毒病和品质退化等问题,在很多种或品种如铁棍山药、怀山药、叉蕊薯蓣等中已有很多报道。甜薯中尚未见组织培养获得脱毒苗的研究报道,本发明将以甜薯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外植体、不同激素种类与浓度处理等多因素多水平的实验设计,筛选出了最佳实验条件,建立了甜薯组织培养的最佳快速繁殖体系,为甜薯的产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甜薯茎段离体快速繁殖的方法,通过组织培养技术,选择甜薯外植体,消毒灭菌后接种入不同的激素和浓度的培养基进行培养,并筛选出最佳快速获得脱毒苗的体系,解决甜薯长期无性繁殖品质退化、产量下降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步骤如下:
(1)将所采健康甜薯的幼嫩茎段进行灭菌消毒;
(2)将步骤(1)中消毒后的茎段切成单节茎段;
(3)将步骤(2)中的单节茎段接入已经灭菌的MS培养基中进行诱导出芽;
(4)将步骤(3)中的芽苗转入1/2MS培养基进行继代培养;
(5)将步骤(4)中生长成的无根幼苗转入生根培养基进行生根培养。
其中步骤(1)中的幼嫩茎段可采甜薯生长三个月之后成熟植株顶端幼嫩茎段;
步骤(2)中单节茎段要切除接触升汞的伤口及叶片;
步骤(3)中的操作最好在超净工作台上完成,要保持在无菌条件下操作;
步骤(4)中要分株继代培养;
步骤(5)中幼苗的基部一定要插入培养基里生长。
本发明提供获得甜薯脱毒苗快速繁殖的最佳组培体系,以提高甜薯的品质和产量,具有较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单节茎段刚开始接入培养基。
图2是茎段培养出了腋芽及叶片。
图3是继代培养的芽苗。
图4是将培养出的无根小苗接入生根培养基长出根的脱毒苗。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MS培养基、蔗糖、琼脂、激素AD(腺嘌呤)KT(激动素)均由索莱宝公司生产,酒精由南京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生产,聚乙烯吡咯烷酮K-30(PVP)由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生产,激素NAA(a-萘乙酸)和IBA(3-吲哚丁酸)由上海楷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激素6-BA(6-苄氨基腺嘌呤)购自上海瑞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实验中甜薯是在南京中山植物园内种植的。下面对其培养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采样
自南京中山植物园园内引种的甜薯中取生长壮、无病虫危害植株枝蔓上部约3-5cm的嫩茎,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剪掉开展的叶片,用无菌水漂洗3~5min。
培养基的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未经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788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反刍动物自动饲喂系统
- 下一篇:一种乌桕不定根离体再生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