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圈形手机座收纳盒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78591.0 | 申请日: | 2016-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19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张东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东升 |
主分类号: | B65D85/86 | 分类号: | B65D85/86;A45C11/24;B43M9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2204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圈形 机座 收纳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圈形手机座收纳盒,是针对现有同类收纳盒产品中结构、功能、用途单一的技术问题而设计。该收纳盒的盒体与盒盖扣合构成主体,所述主体呈圈形;其要点是所述主体的圈形一侧设有开口,主体设有usb集线器,盒盖设有笔孔和手机槽,圈孔设有向上凸起的圈筋;手机放置于主体的开口内、盒盖的手机槽或笔孔圈筋之间,笔插入笔孔。主体的圈形中心孔还可以设有水杯座,水杯的底部通过主体的圈形中心孔与水杯座扣合;水杯与水杯座组合后独立使用,或水杯独立使用。其适合作为水杯、手机、笔、小件文具用品放置的收纳盒使用,以及作为绕线器、集线器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收纳盒,是一种圈形手机座收纳盒。
背景技术
收纳盒是指用来装东西的盒子,也就是将东西收集集中起来,收纳的东西多指小件物品,如:办公文具、化妆品、文件资料、小工具、袜子、裤衩等。其中办公文具收纳盒主要用于回形针、大头针、文件夹、橡皮等小件文具用品的收集,为了存取方便并主要放置于办公桌上。如中国专利文献中披露的申请号201520606564.X,授权公告日2015.12.30,实用新型名称“电子收纳盒”;该收纳盒包括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盒体上设有用于放置手机的手机座和便于手机与外部输出输入的装置,所述的手机座包括手机座体和用于放置手机的凹槽,所述的凹槽设在手机座体底部,所述的便于手机与外部输出输入的装置是指盒体上设有USB接口,所述的手机座体底部设有与USB接口连通的孔,从而便于手机摆放和充电使得桌面整洁功能齐全的电子收纳盒。但上述收纳盒除了便于手机的放置和充电,以及笔等文件的放置之外,并不是采用盒体的形式,只是采用笔筒和放置槽的形式,同时其用途和功能还是较为单一,有待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向本领域提供一种圈形手机座收纳盒,使其解决现有同类收纳盒产品中结构、功能、用途单一,影响桌面放置和空间占用的技术问题。其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圈形手机座收纳盒,该收纳盒的盒体与盒盖扣合构成主体,所述主体呈圈形;盒体内的腔室用于回形针、大头针、文件夹、橡皮等小件文具用品的存取。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圈形一侧设有开口,主体的开口内设有竖直放置的手机,即手机限位支撑于主体的开口内。主体的开口设计除了便于手机在桌面的放置,查看短信和来电的同时,开口的主体便于鼠标线、打印机数据线等桌面电线的缠绕,即作为绕线器使用,其功能与耳机总绕线器,或缠线板相近。同时,所述主体呈字母或数字形状。如:A字形的主体一侧设有开口,或C、G、W、F、U、u、n等字母形状的主体一侧设有开口,再或2、3、9等数字形状的主体一侧设有开口,均可满足该主体一侧开口设计,用于手机限位竖直支撑于开口中的技术目的和技术效果。
所述主体的盒盖设有笔孔。笔孔便于该收纳盒作为临时的笔插座,或插若干支笔的笔插筒使用,同时便于盒盖的翘起打开。
所述主体的盒盖设有手机槽,手机限位支撑于手机槽。上述手机槽便于手机在该收纳盒上的另一种放置,即作为手机座放置,同时便于手机的视频观看。
所述手机槽对称设置于主体开口的两侧,并呈一条直线;至少一组盒盖的笔孔对称设置于主体开口的两侧,并同时位于手机槽的一侧。笔孔位于手机槽两侧的设计,便于笔插入笔孔后,放置于手机槽的手机同时倚靠于插入笔孔的笔,从而进一步提高手机通过手机槽固定于该收纳盒上使用时的稳定性。同时,盒盖的多个笔孔设置便于手机槽作为限位槽使用,通过不同距离的笔调节手机放置时的不同斜度。
所述笔孔的圈孔设有向上凸起的圈筋,笔孔之间均匀间隔排列,手机限位支撑于笔孔之间的间隔间隙。从而手机卡于凸起的圈筋之间,根据不同间距的圈孔,调节手机放置的位置和斜度。
所述笔孔的孔口设有朝向盒体内的单向膜片。单向膜片采用断开的弹性片形式,防止盒体内的小件文具用品掉出,同时不影响笔插入笔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东升,未经张东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785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