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河道水草清理船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78533.8 | 申请日: | 2016-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189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朱虹斐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丰银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5/32 | 分类号: | B63B35/32;E02B15/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天河万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418 | 代理人: | 刘强,陈轩 |
地址: | 400056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河道 水草 清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设施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河道水草清理船。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普遍的河水富营养化,对于河道内的水草,如不进行清理,则将生长得十分茂盛,导致河面以下较高的位置就长满水草,不仅影响船只通行、游泳,并且导致河道内微生物生长过快,使水质发生恶化;因此,需要定期对河道内的水草进行清理,才能使河道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而目前对于河道水草的处理,普遍采用原始的方式,如人工使用带刀的船篙对河床进行除草,该方法费时费力,效率极其低下。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道水草清理船,该河道水草清理船可以对河道内的水草进行自动化清理,省时省力,具有极高的除草效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河道水草清理船包括由动力源驱动的船体;所述船体后方拖曳沉入河床的、对船体后下方的一块河床区域形成半包围的软轴;所述软轴由所述船体上的软轴驱动机构驱动,使软轴在工作过程中连续旋转;所述软轴的横截面的外周周向阵列有齿口。
作为优选,所述软轴驱动机构对软轴的两端同步驱动,以保障软轴的均衡受力;具体地,所述软轴的两端固定于直径相等的从动带轮上,两个所述的从动带轮与软轴驱动机构中的驱动电机的驱动轮张紧于同一驱动皮带上。
作为优选,所述软轴由对称的两根半轴构成,所述的两根半轴通过磁性接头相互吸合;由此,当软轴在河床底部勾住石块等物时,软轴可自动分开,待至越过石块后,两根半轴又通过所述磁性接头相互吸合,形成完整的软轴;从而防止软轴损坏。
作为优选,所述软轴为空心轴,其内部与所述齿口之间具有周向均布的孔道;且所述软轴的端部具有可使软轴内部形成负压的负压生成装置;由此,在软轴连续旋转的过程中,由于软轴表面的负压作用,使与软轴接触的水草被吸附在软轴表面,并向齿口内弯折,从而可使水草轻易缠绕在软轴上,被软轴轻松扯断;进一步地,所述负压生成装置包括连接于软轴端部的、耦合于所述软轴驱动机构的轴管,所述轴管的一端封闭,另一端连通所述软轴的内部;所述轴管的侧面向外延伸有周向均布的叉管,且所述叉管的端口朝向船体后方。
作为优选,所述船体后方还拖曳一个浮于水面的网兜,所述网兜处于所述软轴的包围区域的后方;从而使被软轴除去的水草上浮后,恰被所述网兜兜住,以便于收集水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河道水草清理船在工作过程中,船体连续前进,所述软轴连续旋转,则对于船体后下方被所述软轴所包围的河床区域内的水草,由于受到软轴齿口的切割,易于被软轴所卷住,并被扯断,然后上浮;因此,在船体前进的过程中,可由软轴对船体后方区域的水草进行连续清理,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河道水草清理船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2是本河道水草清理船实施例一中,软轴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河道水草清理船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在图1、图2所示的实施例一中,该河道水草清理船包括由动力源驱动的船体1;所述船体1后方拖曳沉入河床的、对船体1后下方的一块河床区域形成半包围的软轴2;所述软轴2由所述船体上的软轴驱动机构驱动,使软轴2在工作过程中连续旋转。
本实施例一中,为使软轴2均衡受力,所述软轴驱动机构对软轴的两端同步驱动;具体地,所述软轴2的两端固定于直径相等的从动带轮3、3‘上,两个所述的从动带轮3、3’与软轴驱动机构中的驱动电机4的驱动轮41张紧于同一驱动皮带42上。
如图2所示,所述软轴2的横截面的外周周向阵列有齿口21;软轴2为空心轴,其内部与所述齿口21之间具有周向均布的孔道20。所述软轴2的端部具有可使软轴2内部形成负压的负压生成装置;由此,在软轴2连续旋转的过程中,由于软轴2表面的负压作用,使与软轴2接触的水草被吸附在软轴2表面,并向齿口21内弯折,从而可使水草轻易缠绕在软轴2上,被软轴2轻松扯断。
本实施例一中,所述负压生成装置包括连接于软轴2端部的、耦合于所述软轴驱动机构的轴管51,所述轴管51的一端封闭,另一端连通所述软轴2的内部;所述轴管51的侧面向外延伸有周向均布的叉管52,且所述叉管52的端口朝向船体后方。对此,在软轴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轴管51、叉管52、软轴2同步旋转,而由于叉管52的旋转,对叉管52内的汽液混合体形成径向向外的离心力,从而在软轴2内部形成负压吸力。该负压发生装置无需额外配置离心泵等装置,结构简单,作用明显,成本极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丰银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丰银包装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785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