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缆索吊机翻转拱桥拱肋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77308.2 | 申请日: | 2016-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2177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孟祥源;钱育强;单晓东;王志强;杨浩;彭华;侯建平;庞庆;刘帅帅;冯雄飞;胡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四公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8 | 分类号: | E01D2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兆君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33 | 代理人: | 初向庆 |
地址: | 100022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缆索 翻转 拱桥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钢管拱桥拱肋的翻转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大跨径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过程中,一般将拱肋分为若干节段,分节段吊装。如图1所示,吊装时,每个拱肋节段10的两上弦杆应位于上方,两下弦杆位于下方。为保证吊装后的拱肋满足设计的曲线线形要求,在吊装前,一般要先在制作场地进行拱肋试拼装,检验拱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符合要求后,再将各节段正式往桥上吊装。试拼装时为施工方便,通常是采用卧拼装形式,即将每个拱肋节段侧向翻转90°,如图2所示的状态,使拱肋的一上弦杆和一下弦杆位于上方,另一上弦杆和另一下弦杆位于下方,将拱肋各节段同一侧面放在同一水平胎架上进行对接。卧拼完成后,正式吊装时,需将拱肋节段再反向翻转90°,恢复图1所示的状态。目前对拱肋翻转的方式,通常是利用汽车吊、龙门吊进行翻转施工,然而拱肋节段一般都在几十吨至百余吨左右,利用汽车吊、龙门吊,不仅需要额外增加施工设备,而且翻转速度、力度不易控制,存在安全隐患,还容易对拱肋钢管造成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采用拱肋翻转施工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新的拱肋翻转施工方法,以避免翻转过程中对拱肋钢管的损坏,并增强安全保障,降低施工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缆索吊机翻转拱桥拱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1)将待翻转的拱肋节段运输到起缆索吊机下方吊点位置;
(2)下放吊机吊点,在吊点下连接一定滑轮,利用钢丝绳穿过吊点下的定滑轮,钢丝绳两端分别与拱肋两上弦杆连接;
(3)将一手拉葫芦上端的挂钩连接一吊绳的一端,该吊绳的另一端与吊机吊点固定连接;手拉葫芦的下方挂钩连接另一吊绳的一端,该吊绳的另一端与拱肋节段位于上方的下弦杆捆绑连接;
(4)吊机匀速提升吊点,使拱肋节段位于下方的上弦杆离地并向上翻转;吊点提升过程中,不断放松手拉葫芦使手拉葫芦不受力,至拱肋节段翻转45°时,使手拉葫芦与钢丝绳处于同样受力状态,共同约束拱肋节段保持平衡;此时拱肋节段只有一根下弦杆着地支撑;
(5)放松手拉葫芦,由于手拉葫芦约束的解除,拱肋节段继续翻转;同时匀速下放吊点,吊点下方过程中使钢丝绳始终处于受力状态,最终使拱肋节段继续翻转45°,两下弦杆着地,实现拱肋节段的90°翻转。
本发明直接采用吊装拱肋节段的缆索吊机进行拱肋翻转,与传统的采用汽车吊、龙门吊进行翻转方式相比,节省了施工设备,降低了施工成本;缆索吊机采用双吊点起吊翻转拱肋,施工安全,避免对拱肋造成损坏;本发明用缆索吊机对拱肋实施翻转,施工效率高,一般30分钟即可完成翻转。
附图说明
图1是拱肋节段吊装时的状态,两上弦杆位于上方;
图2是拱肋节段待翻转时的状态,一上弦杆和一下弦杆位于上方;
图3是本发明对拱肋节段翻转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4是拱肋节段翻转45°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5是拱肋节段翻转45°后继续翻转的状态示意图;
图6是拱肋节段完成90°翻转时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先将带翻转的拱肋节段运输至缆索吊吊点下方。缆索吊是往桥上吊装拱肋节段吊机,本发明采用吊装拱肋节段的缆索吊进行拱肋翻转,节省了现有技术中翻转拱肋的汽车吊、龙门吊,拱肋翻转后可通过缆索吊直接往桥上吊装,简化了工序,降低了成本。
拱肋节段的运输,可通过铺设纵移轨道和横移轨道,并利用纵横移轨道平车将拱肋节段从预拼装位置运输至吊机吊点下方。
如图3所示,待翻转的拱肋节段10运至吊机吊点1下方后,下放吊机吊点1,在吊点1下连接一定滑轮2,利用钢丝绳3穿过吊点1下的定滑轮2,钢丝绳3两端分别与拱肋两上弦杆连接;再将一手拉葫芦4上端的挂钩连接一吊绳的一端,该吊绳的另一端与吊机吊点固定连接;手拉葫芦的下方挂钩连接另一吊绳的一端,该吊绳的另一端与拱肋节段位于上方的下弦杆捆绑连接;
然后吊机匀速提升吊机吊点,使拱肋节段位于下方的上弦杆离地并向上翻转;吊点提升过程中,钢丝绳随着定滑轮的转动而不断滑动,从而不会限制拱肋节段的翻转;随着吊点提升,不断放松手拉葫芦,使手拉葫芦锁链刚好保持松弛不受力,从而不会限制拱肋节段的翻转;至拱肋节段翻转45°时,拱肋节段只有一根下弦杆着地支撑,如图4所示的状态,此时控制使手拉葫芦4与钢丝绳3处于同样受力状态,共同约束拱肋节段保持平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四公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四公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773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