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励磁控制装置及内燃机车发电机励磁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76665.7 | 申请日: | 2016-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343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刘松柏;冯炳;李小平;何学雄;杨栋新;周少云;姚晓阳;班立权;付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P9/14 | 分类号: | H02P9/14;H02P101/25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4120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装置 内燃机车 发电机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车辅助系统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励磁控 制装置。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内燃机车发电机励磁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内燃机车辅助系统的控制,包括发电机励磁控制、 辅变模块控制、接触器和断路器保护等控制。
实现上述系统控制,目前采用的方法是:采用可编程逻辑控制模 块、励磁模块和扩展数字输入输出模块,结合所述三部分部件构成控 制系统,实现对内燃机车辅助系统的控制。
然而,该方法采用分立部件结合,分散部件多且复杂,不利于控 制系统结构的优化和控制,同时导致系统结构体积大,占用空间大。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励磁控制装置,包括输入输出驱动板和 控制主板,集成了与外部设备通信功能、逻辑控制功能及励磁功能, 其结构集成度高,相对体积小,便于系统功能的优化和控制。本发明 还提供一种内燃机车发电机励磁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励磁控制装置,包括:
用于连接外部设备,与外部控制网络进行通信,并获取发电机的 输出参数、将所述输出参数传送给控制主板的输入输出驱动板;
与所述输入输出驱动板相连的,与所述输入输出驱动板进行数据 传输,并根据所述输出参数以及预设的目标电压向所述输入输出驱动 板输出励磁控制信号的所述控制主板。
可选地,还包括机盒和上盖板,所述输入输出驱动板和所述控制 主板安装在所述机盒内。
可选地,所述机盒的侧部设有散热孔,所述上盖板设有散热孔。
可选地,所述控制主板与所述输入输出驱动板分层设置;
通过支架和支梁将所述输入输出驱动板和所述控制主板固定支 撑。
可选地,所述机盒的一端呈阶梯形;
与所述输入输出驱动板连接的输入输出接口连接器设置在阶梯 位置。
可选地,在所述输入输出驱动板上设置有MOS管或续流二极管;
通过管压板将所述MOS管或所述续流二极管固定;
所述管压板与设置在所述机盒上的导热板接触。
一种内燃机车发电机励磁系统,包括:
如上所述的励磁控制装置,所述励磁控制装置的输出端与机车发 电机的励磁绕组连接;
与所述励磁控制装置相连的、用于采集机车发电机的输出参数的 发电机传感器。
可选地,所述发电机传感器包括:
用于采集发电机的输出电压的电压传感器;
用于采集发电机的输出电流的电流传感器;
所述电压传感器、所述电流传感器与根据所述输出电压、预设的 目标电压和所述输出电流输出励磁控制信号的所述励磁控制装置相 连。
可选地,包括互备份的第一电压传感器和第二电压传感器;
在所述第一电压传感器出现故障时所述励磁控制装置从所述第 二电压传感器获取发电机的输出电压。
可选地,还包括:
用于采集发电机柴油机的转速信号的柴油机速度传感器;
所述柴油机速度传感器与根据所述输出参数、所述转速信号和预 设的目标电压输出励磁控制信号的所述励磁控制装置相连。
由上述内容可知,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励磁控制装置以及内燃机 车发电机励磁系统,励磁控制装置包括输入输出驱动板和控制主板, 其中,输入输出驱动板用于连接外部设备,与外部控制网络进行通信, 控制主板与输入输出驱动板相连,与输入输出驱动板之间进行数据传 输。所述励磁控制装置通过输入输出驱动板连接发电机的励磁控制端, 并获取发电机的输出参数,控制主板根据获取的发电机输出参数和预 设的目标电压输出励磁控制信号,由输入输出驱动板输出给发电机励 磁控制端,实现对发电机的励磁控制。
本发明所述励磁控制装置集成了与外部设备通信功能、逻辑控制 功能以及励磁功能,能够根据采集的发电机输出参数对发电机进行励 磁控制,所述控制装置系统结构集成度高,相对体积小,便于系统功 能的优化和控制。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766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