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型土壤污染热脱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176433.1 | 申请日: | 2016-03-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03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 发明(设计)人: | 赵夏明;陈颜贞;钱丛;胡逢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B09C1/06 | 分类号: | B09C1/06 |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徐敏灿 |
| 地址: | 310053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型 土壤污染 热脱附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土壤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节能型土壤污染热脱附装置,包括支架、设在支架上的水平的加热筒,加热筒的左端上侧设有进料通道,加热筒的右端下侧设有出料通道,加热筒的外侧设有太阳能集热管,支架的一侧设有太阳能反光板,加热筒内设有主轴,主轴的表面设有螺旋带,支架上设有驱动主轴转动的电机,热筒的左端上侧设有进气管,加热筒的右端上侧设有排气管,排气管上设有排风机。本发明中设备利用太阳能加热,节约能源,降低土壤热脱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修复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土壤污染热脱附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有大量土壤遭受了苯、甲苯、二甲苯、乙苯及TPH等有机污染物的污染,随着公众对有机污染物环境和健康危害的逐步认识,迫切需要经济而有效方法处理这些毒性物质。主要的有机污染物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有生物修复、化学修复、物理修复等,比较而言,物理修复或化学修复有着更广泛的适用性,特别适用于高浓度、多组分有机污染场地。在众多的物理修复或化学修复技术中,热脱附是公认处理有机物污染土壤的成熟可靠技术。
热脱附修复技术是经过直接加热或间接加热,将污染土壤加热到足够的温度,使其所含的有机污染物得以挥发或分离的过程。热脱附是将污染物从一相转化为另一相的物理分离过程,通过控制热脱附系统的温度和物料停留时间可以有选择性的使目标污染物挥发。直接热解析设备(CN101712042A)采用直接加热方式进行热脱附,但是热源气体与挥发出的污染气体相互混合,增大了后续尾气的处理成本,而且系统能耗高且热利用率低。因此如何降低热脱附设备运行能耗、节能减排是当前热脱附修复技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热脱附设备运行能耗大、土壤污染热脱附成本高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降低能耗、极大降低土壤热脱附成本的节能型土壤污染热脱附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节能型土壤污染热脱附装置,包括支架、设在支架上的水平的加热筒,所述加热筒的左端上侧设有进料通道,加热筒的右端下侧设有出料通道,所述加热筒的外侧设有太阳能集热管,所述支架的一侧设有太阳能反光板,所述的加热筒内设有主轴,所述的主轴的表面设有螺旋带,所述的支架上设有驱动主轴转动的电机,所述加热筒的左端上侧设有进气管,所述加热筒的右端上侧设有排气管,所述的排气管上设有排风机。污染的土壤在脱附前经过自然干燥预处理,使得土壤中的含水量降低到符合脱附要求,预处理后的土壤从进料通道进入加热筒内,在主轴、螺旋带的作用下,土壤从加热筒的左端移动到右端,支架上的太阳能反光板聚集太阳光照射到太阳能集热管上,从而对加热筒进行加热,加热筒的热量传递给内部土壤,从而使得土壤中苯、甲苯、二甲苯、乙苯等有害物质从土壤中挥发出来形成气态,排风机排风,从而把加热筒内的毒害气体排掉,最后从出料通道处排出的土壤中的毒害物质显著减少,热脱附处理后的土壤可以用于园林、种菜等,本结构采用太阳能能对土壤进行加热,节约能源,降低土壤热脱附成本;当外界没有太阳的时候,也可以直接从进气管处通入高温空气对土壤进行加热,通用性强。
作为优选,所述的太阳能集热管包括外玻璃管、内玻璃管,所述的外玻璃管与内玻璃管的两端密封连接,外玻璃管与内玻璃管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的环形真空腔,所述内玻璃管的外壁上设有吸热涂层,所述内玻璃管的内侧设有支撑筒。
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撑筒与加热筒之间围成一个环形加热腔,所述的环形加热腔内填充有导热介质。由于太阳能反光板通常只能对太阳能集热管一侧进行加热(太阳能集热管另一侧通过太阳光照射加热),从而导致加热筒外圈受热不均匀,本结构中先通过太阳能加热管对导热介质加热,然后通过导热介质对加热筒加热,加热筒外周受热更加均匀;同时导热介质也是的太阳能集热管的内壁温度均匀,提高太阳能集热管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764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