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设有电极的CuS/GaN异质结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76123.X | 申请日: | 2016-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93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林军;李伦娟;黄健;杨蔚川;于鸿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33/00 | 分类号: | H01L3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1205 | 代理人: | 顾勇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设有 电极 cus gan 异质结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有电极的CuS/GaN异质结的制备方法,属于光电器件部件制造工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氮化镓(GaN)是一种直接带隙半导体(Eg= 3.4 eV),由于其独特的性能,如良好的光学性能,强击穿电场、高电子迁移率和热稳定性在光电器件方面有很重要的应用,例如发光二极管、激光器、太阳能电池和光电探测器等。与此同时,基于GaN的异质结,例如ZnO/GaN、Cu2O/GaN、CdO/GaN、Si/GaN、diamond/GaN,在过去的几年中已经得到了重视,成为低成本,高性能的光电产品未来技术之一。
具有直接带隙(Eg=2.36eV)的CuS薄膜,由于其独特的电学、光学、化学性能,最近受到相当大的关注。例如在可见光范围内无毒性,成本低,可大量获得和高的吸收系数,这使得它在太阳能电池方面,以及在可见光和近紫外光范围内的光发射器件(LED)领域是一个有前途的材料。因此,CuS/GaN成异质结在光电应用方面有重要应用潜力。目前为止,关于CuS / GaN异质结的研究很少被报道。
本发明通过采用磁控溅射法制备了CuS/GaN异质结,器件具有较好的电学特性,该发明将为CuS/GaN异质结在光、电器件方面的应用奠定基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n型GaN薄膜为衬底,采用磁控溅射法在其上制备高质量的p型CuS, 从而获得CuS / GaN异质结,并测试了其电学特性。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设有电极的CuS/GaN异质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的过程与步骤:
A、GaN衬底上CuS薄膜的制备
a、GaN衬底的清洗:在沉积之前,用丙酮、酒精和去离子水分别超声清洗衬底15~30分钟,直至表面洁净,然后用高纯氮气吹干;
b、GaN衬底上CuS薄膜的制备:采用高纯度CuS(99.9-99.999%)陶瓷靶通过射频磁控溅射的方法在n型GaN衬底上沉积CuS薄膜; 用机械泵将反应室抽真空至10Pa以下,再用分子泵抽真空至5×10-3Pa以下,通入纯氩,调节流量计使得反应室的气压为0.5Pa~0.6Pa,衬底温度为常温,在CuS薄膜沉积过程中,腔体气压控制在0.2Pa~1Pa,溅射功率30W~300W,沉积时间10min~60min; CuS靶需预溅1-20分钟以去除表面杂质;
c、CuS/GaN异质结的退火:将上述样品放入高温退火炉中,用机械泵抽真空至100mTorr,通入N2,反复循环2~5次以确保N2氛围。设定温度为100°C~500°C;在N2氛围中退火10min~120min,然后自然冷却至常温;
B、电极制备
a、在CuS薄膜上制备Au电极:采用电子束蒸发在p型CuS薄膜上制备Au电极,Au电极的厚度约50-300nm;
b、在GaN衬底上制备Ti/Al/Au复式电极:采用电子束蒸发在n型GaN衬底上制备Ti/Al/Au复式电极结构,Ti/Al/Au复式电极结构中Ti、Al、Au电极的厚度分别为10-50nm、10-100nm、50-300nm;
c、退火:电极制备后,器件采用快速退火工艺,进行电极退火,升温速率10-50oC/s,退火温度为200°C~500°C,时间为10s~5min; 最终制得设有电极的CuS/GaN异质结。
本发明产物的性能特点:
退火后制备得到的CuS/GaN异质结具有明显的整流特性。在电压±5V时,退火前与退火后器件的正向电流(IF)与反向电流(IR)的之比分别为12.5, 146。退火后的样品漏电流有明显的降低,具有更好的整流特性。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显著优点:
1、CuS、GaN均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能,CuS薄膜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CuS/GaN异质结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CuS/GaN异质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CuS/GaN异质结退火前与退火后的I-V特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给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使能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过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所制备步骤如下所述:
A、GaN衬底上CuS薄膜的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761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