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加速烟叶醇化的复合制剂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74834.3 | 申请日: | 2016-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681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马宇平;张展;杨宗灿;彭玉富;周浩;郝辉;宋金勇;董艳娟;高明奇;聂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B15/20 | 分类号: | A24B15/20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1104 | 代理人: | 时立新 |
地址: | 450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加速 烟叶 醇化 复合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烟草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加速烟叶醇化的复合制剂。
背景技术
烟叶醇化是提高烟叶感官品质的关键加工环节,烟叶经过采收、打叶复烤后,通常还需要两到三年的醇化周期才能达到最佳的应用品质。通过醇化改善烟叶内在品质、提高烟草的工业可用性,一直是烟草科研工作的热点之一。
根据醇化条件和方法的不同,烟叶醇化技术分为自然醇化和人工醇化。自然醇化是在库房室温条件下将烟叶储存一段时间,利用自然条件使烟叶更符合吸食要求。人工醇化是在特定的人工强化温度和空气湿度的发酵室内,促使烟叶加速醇化,使其符合吸食要求的一种醇化方式。20世纪50年代,我国卷烟企业多采用人工醇化的方式来加速烟叶醇化。人工醇化具有时间短、见效快的特点,但同时也会造成烟叶香气成分的大量损失,烟叶整体品质质量不佳。目前,国内卷烟企业主要采用自然醇化的方式醇化烟叶。自然醇化的烟叶品质明显优于人工醇化,且工艺简单、操作简便,但存在烟叶贮存周期较长(一般2~3年)、不同产地等级烟叶的最佳醇化周期不一致、烟叶醇化占用仓库大、积压资金多等缺陷,限制了自然醇化的规模和应用范围。
近年来,生物技术研究取得了飞速进展。对于烟叶自然醇化过程中微生物作用有了进一步认识,自然醇化过程中,正是在微生物作用下,烟叶中淀粉、多酚、蛋白质等组分的降解和转化,对烟叶感官品质的改善起到了关键作用。随着对于烟叶醇化工作研究的深入,将人工醇化与自然醇化结合,或者采用模拟自然醇化条件进行人工醇化,既可以较好的解决自然醇化周期长,也可以解决人工醇化后烟草品质差的技术问题,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加速烟叶醇化的复合制剂,该复合制剂由特定的微生物菌种和生物酶组成,可模拟自然条件的自然醇化过程,从而加快烟叶的醇化过程,缩短烟叶醇化周期,同时提升人工醇化过程中的烟叶感官品质,对于烟草企业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详细介绍如下。
一种用于加速烟叶醇化的复合制剂,包括微生物制剂和生物酶;
所述微生物制剂包括枯草芽孢杆菌菌液和鞘氨醇单胞菌菌液两种;
所述枯草芽孢杆菌菌液,应用时,菌液中菌体数量要求为50~80亿个/毫升,以60亿个/毫升为宜;菌液可按如下方法制备而成:取枯草芽孢杆菌菌株,LB液体培养基,30℃、200 rpm摇床培养扩增,以无菌培养液为空白对照,记录菌液在600 nm处的吸光度值OD600,当OD600=6.0时,作为应用菌液;
所述枯草芽孢杆菌,具体例如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的保藏号为:CCTCC No:M 2011452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xp,其分类命名为Bacillus subtilis;
所述鞘氨醇单胞菌菌液,应用时,菌液中菌体数量要求为10~30亿个/毫升,以20亿个/毫升为宜;菌液可按如下方法制备而成:取鞘氨醇单胞菌菌株,无机盐液体培养基,30℃、200 rpm摇床培养扩增,以无菌培养液为空白对照,记录菌液的在600 nm处的吸光度值OD600,当OD600=2.0时,作为应用菌液;
所述无机盐液体培养基,1L培养基中含有:绿原酸0.2 g;Na2HPO4·12H2O 6.15 g;KH2PO4 1.52 g;(NH4) 2SO4 1.5 g;MgSO4·7H2O 0.20 g;CaCl2·2H2O 0.05 g;
所述鞘氨醇单胞菌,具体采用例如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的保藏号为:CCTCC No:M 2011453的鞘氨醇单胞菌菌株xp,其分类命名为Sphingomonas sp.;
所述生物酶,具体例如碱性蛋白酶,如Amresco公司的一种酶活为200U/mg的碱性蛋白酶商业化产品;
使用前,枯草芽孢杆菌菌液、鞘氨醇单胞菌菌液、生物酶分别制备、存放,使用时,质量比计,枯草芽孢杆菌菌液:鞘氨醇单胞菌菌液:生物酶=0.6~0.8:0.6~0.8:0.6~0.8,优选配比为0.7:0.7:0.8;搅拌均匀后,喷施于烟叶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748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