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确定不同时期烃源岩对深部混源油贡献量的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73604.5 | 申请日: | 2016-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54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庞雄奇;庞莹;唐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G01V11/00 | 分类号: | G01V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天尧 |
地址: | 10224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确定 不同 时期 烃源岩 深部混源油 贡献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资源定量评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确定不同时期烃源岩对深 部混源油贡献量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世界各大主力油田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开发,浅层油气发现已经呈下降趋势。我国 的形势也不容乐观,中浅层勘探储量的增长越来越缓慢。深部油气勘探势不可挡,研 究深部油气的相对贡献量对于预测有利勘探方向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性。近年来,随 着国内外油气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以及勘探的不断深入,深部油气的相对贡献量问题也 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相比于中浅部油气而言,深部埋藏深度大,总体上为 高温高压和低孔低渗,构造样式复杂、沉积多变,这些特殊的地质背景使得盆地深部 油气藏与中浅层油气藏相比具有自身的独特特点。
目前,现有技术中有的利用源岩层残留的有机质丰度来判断深部混源油的贡献。 然而,现今源岩层残留的有机质数量并不能直接反映源岩层对气成藏的贡献。在原始 有机母质相同的情况下,残留有机质数越大表明排出烃量越少,对油气成藏贡献越小。 1988年庞雄奇等在《石油学报》发表论文,该论文揭示了在地史过程中,烃源岩中 有机质的绝对量随生、排烃作用的进行不断减少,导致反映其有机质丰度的有机碳百 分含量逐渐降低。由此可知,对于发生过大量排烃作用的盆地深部烃源岩,若仅仅用 残余有机质丰度指标(TOC)去判别和评价深部油气的相对贡献量,必然会引起一定 的误差,对于含油气盆地深部已达到高成熟-过成熟阶段的烃源岩而言,误差更加显 著。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确定不同时期烃源岩对深部混源油贡献量的方法,用以 提高确定不同时期烃源岩对深部混源油贡献量的准确性,该方法包括:
确定从第一原油中选择的一种单体烃碳同位素的浓度;第一原油来自目标区域内 第一时期形成的烃源岩;
确定从第二原油中选择的单体烃碳同位素的浓度;第二原油来自目标区域内第二 时期形成的烃源岩;
确定第一原油和第二原油混合得到的混源油的单体烃碳同位素的浓度;
根据第一原油的单体烃碳同位素的浓度、第二原油的单体烃碳同位素的浓度,以 及第一原油和第二原油混合得到的混源油的单体烃碳同位素的浓度,建立第一原油、 第二原油和混源油的单体烃碳同位素的关系;
根据第一原油、第二原油和混源油的单体烃碳同位素的关系,确定第一原油和第 二原油的单体烃碳同位素在混源油中的重量比,根据重量比,确定第一时期形成的烃 源岩和第二时期形成的烃源岩对深部混源油的贡献量。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确定不同时期烃源岩对深部混源油贡献量的装置,用 以提高确定不同时期烃源岩对深部混源油贡献量的准确性,该装置包括:
第一原油的单体烃碳同位素浓度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从第一原油中选择的一种单 体烃碳同位素的浓度;第一原油来自目标区域内第一时期形成的烃源岩;
第二原油的单体烃碳同位素浓度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从第二原油中选择的单体烃 碳同位素的浓度;第二原油来自目标区域内第二时期形成的烃源岩;
混源油的单体烃碳同位素浓度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第一原油和第二原油混合得到 的混源油的单体烃碳同位素的浓度;
单体烃碳同位素的关系建立模块,用于根据第一原油的单体烃碳同位素的浓度、 第二原油的单体烃碳同位素的浓度,以及第一原油和第二原油混合得到的混源油的单 体烃碳同位素的浓度,建立第一原油、第二原油和混源油的单体烃碳同位素的关系;
贡献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一原油、第二原油和混源油的单体烃碳同位素的关 系,确定第一原油和第二原油的单体烃碳同位素在混源油中的重量比,根据重量比, 确定第一时期形成的烃源岩和第二时期形成的烃源岩对深部混源油的贡献量。
与现有技术中仅仅用残余有机质丰度判别和评价深部混原油贡献量等方法相比 较,本发明实施例利用原油中单体烃碳同位素具有不随母质热演化程度而改变的特 征,根据第一原油、第二原油和混源油的单体烃碳同位素浓度之间的定量关系,建立 了第一原油、第二原油和混源油的单体烃碳同位素的关系,进而根据单体烃碳同位素 关系,计算出第一原油和第二原油的单体烃碳同位素在混源油中的重量比,根据该重 量比,实现了定量判断深部混源油气的相对贡献量,提高了深部混源油气的相对贡献 量评价的准确性,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搞清深部油气来源及其相 对贡献量,预测有利勘探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736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遮盖物检测的雪深测量系统
- 下一篇:一种微观磁共振探测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