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种控制模式的平衡车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72846.2 | 申请日: | 2016-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998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林卓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奥丁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11/02 | 分类号: | B62K11/02;B62K21/12;B62M6/45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陈思聪 |
地址: | 511442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种 控制 模式 平衡 | ||
多种控制模式的平衡车,涉及到电动平衡车技术领域,包括有供左脚踩踏的左车身,供右脚踩踏的右车身,设于左车身左侧的左驱动轮,及设于右车身右侧的右驱动轮;还包括有一个置于左车身与右车身之间的中部车身,以及与中部车身组合连接的操纵杆;所述的中部车身的两侧分别通过连接轴与左车身和右车身活动连接;中部车与左车身之间设有阻止二者旋转的第一锁销机构,中部车与右车身之间设有阻止二者旋转的第二锁销机构;中部车身内设有与操纵杆连接,并根据操纵杆左右摆动控制左驱动轮和右驱动轮实现平衡车转向的转向控制机构。具备有扶手的两轮电动平衡车的所有优点,而在用户使用熟练后,可以将操纵杆卸下,与传统无扶手的两轮电动平衡车相同的控制方式,具备传统无扶手的两轮电动平衡车的所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电动平衡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两轮电动平衡车的转向控制结构改进方面。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两轮电动平衡车主要两种:第一种为如图1中所示的无扶手的两轮电动平衡车,这种平衡车的车身由左车身和右车身构成,左车身与右车身采用活动轴连接,通过脚控制右车身或右车身前后倾斜,使左右两个驱动轮形成速度差之后达到转向目的;这种结构的平衡车具有体积小巧,携带方便的优点,但由于没有扶手,尤其是对于刚开始使用的用户来说,缺乏安全感,控制难度相对较大;第二种如图2中所示的有扶手的两轮电动平衡车,这种平衡车的扶手又作为控制转向的操纵杆,采用车身内的转向控制机构感应扶手的左右摆动实现转向,使用简单,安全感较好,但体积大,携带存放均不方便,尤其是在使用熟练之后,娱乐趣味性远不如第一种。
发明内容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两种类型的两轮电动平衡车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出一种多种控制模式的平衡车。
为解决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多种控制模式的平衡车,包括有供左脚踩踏的左车身,供右脚踩踏的右车身,设于左车身左侧的左驱动轮,及设于右车身右侧的右驱动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个置于左车身与右车身之间的中部车身,以及与中部车身组合连接的操纵杆;所述的中部车身的两侧分别通过连接轴与左车身和右车身活动连接;中部车与左车身之间设有阻止二者旋转的第一锁销机构,中部车与右车身之间设有阻止二者旋转的第二锁销机构;中部车身内设有与操纵杆连接,并根据操纵杆左右摆动控制左驱动轮和右驱动轮实现平衡车转向的转向控制机构。
所述的第一锁销机构与第二锁销机构结构对称,均包括有置于中部车身内的销杆和与销杆连接的弹性复位机构;在左车身的右侧壁和中部车身左侧壁上设有与第一锁销机构的销杆对应的左锁孔,在右车身的左侧壁和中部车身右侧壁上设有与第二锁销机构的销杆对应的右锁孔;在中部车身的前侧还设有用于同时推动第一锁销机构的销杆经左锁孔伸出至左车身内,第二锁销机构的销杆经右锁孔伸出至右车身内的上锁部件;所述上锁部件包括有与操纵杆内侧面对应的压片,在压片内侧面垂直设有两枚插入到中部车身内与第一锁销机构和第二锁销机构的销杆对应的两顶杆。
所述的转向控制机构通过转轴与操纵杆连接,转轴的端面上设有导电片,操纵杆中设有与导电片电连接的导电弹片。
所述的中部车身前侧壁上与转向控制机构对应位置设有凹槽,在凹槽中设有在操纵杆卸下时与凹槽对应盖合的密封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将车身分成左车身、中部车身和右车身,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在中部车身上组装上操纵杆,在操纵杆装上之后,通过第一锁销机构和第二锁销机构将左车身、中部车身和右车身锁定成一个固定的整体,由操纵杆控制转向,具备有扶手的两轮电动平衡车的所有优点,而在用户使用熟练后,可以将操纵杆卸下,第一锁销机构和第二锁销机构解锁,左车身和右车身均可以相对于中部车身转动,通过脚单独控制左车身或右车身进行前后倾斜,达到与传统无扶手的两轮电动平衡车相同的控制方式,具备传统无扶手的两轮电动平衡车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无扶手两轮电动平衡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传统有扶手两轮电动平衡车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奥丁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奥丁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728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减振装置的折叠车架
- 下一篇:代步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