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钻孔时的泥浆循环净化系统及泥浆净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72761.4 | 申请日: | 2016-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69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付连红;王慧荣;陈保才;胡国斌;付鹏;吕国军;郑冠;袁凤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易通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21/06 | 分类号: | E21B21/06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代宇琛 |
地址: | 3158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钻孔 泥浆 循环 净化系统 净化 方法 | ||
1.一种钻孔时的泥浆循环净化系统,它包括中空的钻杆(1)、出浆管(2)和带滤 网(3)的泥浆箱(4);钻杆(1)底端为入浆口而上端为出浆口,钻杆(1)上固定有与 钻杆(1)的内腔连通的进气管(5),钻杆(1)的出浆口与出浆管(2)入口连通,出浆 管(2)出口位于泥浆箱(4)的滤网(3)的上方;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沉淀箱(6) 和旋流器(7);
旋流器(7)由上部的中空圆筒体(7.1)、下部的中空倒锥体(7.2)和底部的倒锥漏 斗(7.3)构成,相互连通的圆筒体(7.1)和倒锥体(7.2)构成工作筒体,旋流器(7) 入口与工作筒体成切线方向,旋流器(7)顶部设有溢浆口(7.4),工作筒体底部为出砂 口(7.5),出砂口(7.5)周边固定有上法兰盘(8),倒锥漏斗(7.3)顶端固定有下法兰 盘(9),上法兰盘(8)和下法兰盘(9)螺接,上法兰盘(8)和下法兰盘(9)的中心 孔的孔壁均为锥面,上法兰盘(8)的中心孔孔壁、下法兰盘(9)的中心孔孔壁、倒锥 体(7.2)的内锥面、倒锥漏斗(7.3)的内锥面均位于同一个锥面上;
泥浆箱(4)的出口经第一输浆管(10)与沉淀箱(6)的入口连通,沉淀箱(6)的 第一出口经第二输浆管(11)与旋流器(7)入口连通,旋流器(7)的溢浆口(7.4)经 第一回浆管(12)与钻孔(14)连通,旋流器(7)的倒锥漏斗(7.3)底端固定一根出砂 管(19),出砂管(19)上设有第一流量调节阀(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孔时的泥浆循环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 第二回浆管(13),第二回浆管(13)入口与沉淀箱(6)的第二出口连通,第二回浆管 (13)出口与钻孔(14)连通,第二回浆管(13)上设有第二流量调节阀(15)。
3.一种钻孔时的泥浆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包括:
a、钻杆(1)下钻时,向钻孔(14)泵送泥浆;
b、经进气管(5)对钻杆(1)内腔吹气形成气泡,使得钻杆(1)内腔与充满泥浆 的钻孔(14)产生压差,导致钻孔(14)内泥浆经钻杆(1)的入浆口和出浆口进入出浆 管(2);
c、泥浆从出浆管(2)排出,经滤网(3)过滤掉大颗粒钻渣,并流入泥浆箱(4) 内,再经第一输浆管(10)进入沉淀箱(6),沉淀掉较大颗粒,然后经第二输浆管(11) 进入旋流器(7);
d、旋流器(7)内的泥浆在离心力作用下实现分级,大部分钻渣被抛向工作筒体的 筒壁并旋转向下经出砂口(7.5)、倒锥漏斗(7.3)和出砂管(19)彻底排出泥浆循环, 而钻渣少的一部分较纯的泥浆从顶部的溢浆口(7.4)排出,经第一回浆管(12)返回到 钻孔(14)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钻孔时的泥浆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钻孔(14)内的 泥浆液面下降后,打开第二回浆管(13)的第二流量调节阀(15),使得沉淀箱(6)中 的一部分泥浆不经旋流器(7)直接回流到钻孔(14)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易通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易通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7276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