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LAA网络的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72740.2 | 申请日: | 2016-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316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发明(设计)人: | 田辉;秦城;高向东;李佳宁;闫晓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4/02 | 分类号: | H04W24/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laa 网络 上行 数据传输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基于LAA网络的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设备UE根据预先设置的至少两个时间点对非授权信道进行对话前监听LBT检测,所述至少两个时间点中相邻时间点的第一时间差小于相邻上行数据子帧中起始时间点的第二时间差;
所述UE确定所述非授权信道在所述至少两个时间点中的第一时间点空闲时,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子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E根据预先设置的至少两个时间点对非授权信道进行对话前监听LBT检测,包括:
所述UE将所述上行数据子帧分割为至少两个部分子帧,将所述至少两个时间点分别对应设置为每个部分子帧的起始时间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UE针对不同的时间点分别采用不同的调制编码方式对所述上行数据子帧进行重新调制编码;
相应的,所述UE确定所述非授权信道在所述至少两个时间点中的第一时间点空闲时,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子帧,包括:
所述UE确定所述非授权信道在所述第一时间点空闲时,向基站发送所述第一时间点对应的调制编码后的上行数据子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E针对不同的时间点分别采用不同的调制编码方式对所述上行数据子帧进行重新调制编码,包括:
所述UE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为每个时间点设置不同等级的调制编码方式;
所述UE针对不同的时间点分别对应的调制编码方式对所述上行数据子帧进行重新调制编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E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为每个时间点设置不同等级的调制编码方式,包括:
所述UE针对每个时间点统计相对于所述第二时间差的剩余传输时间;
所述UE根据所述剩余传输时间为每个时间点设置不同等级的调制编码方式,以使每个时间点调制编码后的上行数据子帧在所述剩余传输时间段内能够传输完毕。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E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为每个时间点设置不同等级的调制编码方式,包括:
所述UE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将第一个时间点对应的调制编码方式设置为与基站约定的调制编码方式,为其余的时间点设置的调制编码方式的抗干扰能力依次递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E根据预先设置的至少两个时间点对非授权信道进行LBT检测,包括:
所述UE按照时间先后顺序选择最早的时间点作为第一个时间点,在所述第一个时间点对非授权信道进行LBT检测;
若所述UE确定所述非授权信道在所述第一个时间点空闲,则将所述第一个时间点作为第一时间点,触发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子帧的操作;
若所述UE确定所述非授权信道在所述第一个时间点忙碌,则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从其余时间点中选择第二个时间点作为第一个时间点,重复执行LBT检测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时间点中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后的在最后一个时间点完成上行数据子帧传输的时间点和第一个时间点的时间差等于所述第二时间差。
9.一种基于LAA网络的上行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LBT检测模块,配置于UE侧,用于根据预先设置的至少两个时间点对非授权信道进行LBT检测,所述至少两个时间点中相邻时间点的第一时间差小于相邻上行数据子帧中起始时间点的第二时间差;
数据发送模块,配置于UE侧,用于确定所述非授权信道在所述至少两个时间点中的第一时间点空闲时,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子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BT检测模块具体用于:
将所述上行数据子帧分割为至少两个部分子帧,将所述至少两个时间点分别对应设置为每个部分子帧的起始时间点。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调制编码模块,配置于UE侧,用于针对不同的时间点分别采用不同的调制编码方式对所述上行数据子帧进行重新调制编码;
相应的,所述数据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非授权信道在所述第一时间点空闲时,向基站发送所述第一时间 点对应的调制编码后的上行数据子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7274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