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油树脂增强缩合型室温硫化硅橡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172150.X | 申请日: | 2016-03-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44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 发明(设计)人: | 王涛;韩丹丹;顾仁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8L83/06 | 分类号: | C08L83/06;C08L57/02;C08K5/546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29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油 树脂 增强 缩合 室温 硫化 硅橡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室温硫化硅橡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石油树脂增强缩合型室温硫化硅 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室温硫化硅橡胶是一种能在室温下通过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固化的一种高分 子聚合物,具有良好的耐高低温性、耐老化性、憎水性以及电绝缘性等。因此,被用在许多领 域中,如,粘结剂、涂料、医用材料及防污闪涂料等。然而,纯的室温硫化硅橡胶机械性能很 差,较易燃烧,难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在传统工艺中,一般通过向室温硫化硅橡胶中加入补强填料,如气相法白炭黑等 活性填料来提高硅橡胶的力学性能。该填料表面的自由羟基与硅橡胶分子形成物理或化学 结合,在白炭黑表面形成硅橡胶分子吸附层,构成一种三维网络结构,从而起到了补强作 用。专利CN103772990公布了一种木质素和白炭黑协同补强硅橡胶的方法,虽然木质素的加 入降低了室温硫化硅橡胶的生产成本,对硅橡胶具有一定的补强效果,但是,木质素与白炭 黑在生胶中很难分散,需要球磨工艺来促进分散,并且使硅橡胶的粘度上升很快,增加了后 续工艺的操作难度。专利CN101892009公布了一种PRTV-防污闪涂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通 过向硅橡胶中加入纳米二氧化硅、纳米二氧化钛来增强硅橡胶的力学性能,通过加入氢氧 化铝、氢氧化镁和纳米活性碳酸钙来增强硅橡胶的阻燃性能。然而,这些无机填料需要通过 大量加入,才能起到补强的效果,并且,各填料的使用量对硅橡胶的综合性能有很大的影 响。如,加入大量氢氧化铝,可以赋予硅橡胶很好的阻燃性能,但是,硅橡胶的力学性能也有 所降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油树脂增强 缩合型室温硫化硅橡胶;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石油树脂增强缩合型室温硫化硅橡胶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增强硅橡胶的阻燃性能。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石油树脂增强缩合型室温硫化硅橡胶,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备而成α,ω- 二羟基聚硅氧烷60~90份;交联剂0.03~0.05份;催化剂0.02~0.04份;偶联剂0.02~0.06份; 石油树脂5~30份。
所述的α,ω-二羟基聚硅氧烷的结构式为:
其中,n的取值范围为100~2000,所述的α,ω-二羟基聚硅氧烷粘度为3000~20000mPa· S;
所述交联剂为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乙烯基三丁酮肟基硅烷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催化剂为二丁基二月桂酸锡;
所述偶联剂为KH550、KH560和KH792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石油树脂为碳五石油树脂、碳九石油树脂、双环戊二烯石油树脂、四氢茚石油树脂 及各种改性石油树脂;
所述改性石油树脂包括酚改性石油树脂、马来酸酐改性石油树脂等;
所述石油树脂软化点为80~130℃,分子量为300~3000g/mol。
上述石油树脂增强缩合型室温硫化硅橡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α,ω-二 羟基聚硅氧烷用120号溶剂油稀释后,依次加入交联剂、催化剂、偶联剂,进一步搅拌均匀 后,加入用溶剂油溶解的石油树脂;将上述反应液置于室温下固化,所得到的胶条即为石油 树脂增强缩合型室温硫化硅橡胶。
在上述制备方法中,各组分的重量份为:α,ω-二羟基聚硅氧烷60~90份;交联剂 0.03~0.05份;催化剂0.02~0.04份;偶联剂0.02~0.06份;石油树脂5~30份;
在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的α,ω-二羟基聚硅氧烷的结构式为:
其中,n的取值范围为100~2000,所述的α,ω-二羟基聚硅氧烷粘度为3000~20000mPa· S;
优选的,所述交联剂为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乙烯基三丁酮肟基硅烷中的一种或两种;
优选的,所述催化剂为二丁基二月桂酸锡;
优选的,所述偶联剂为KH550、KH560和KH792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优选的,所述石油树脂为碳五石油树脂、碳九石油树脂、双环戊二烯石油树脂、四氢茚 石油树脂及各种改性石油树脂;
所述改性石油树脂是酚改性碳九石油树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721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