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层停车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171694.4 | 申请日: | 2016-03-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27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 发明(设计)人: | 杨国太;孙广兴;李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程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4H6/06 | 分类号: | E04H6/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杨红梅 | 
| 地址: | 241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双层 停车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机械停车场,具体涉及一种双层停车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消费不断的增长,城市停车难成为了各地面临的棘手问 题,建立立体停车设备是解决城市静态停车的有效途径,目前全国一线城市已经建立了大量 的立体停车库,二、三线城市也在陆续建立机械式立体停车库。在建立的机械车库中,车辆 的升降一般采用固定平台升降或轿厢式的升降平台。然而这种平台用于车辆的升降上下移动 机构不够灵活,驱动电机较多,结构较复杂,占用空间较大,工作效率较低,故障多,安全 性较差,而且不便于在现有的地下停车库中进行改造。因此,有必要对已有的垂直升降装置 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驱动机构简单,升降便捷占用 空间小,可充分利用现有地下停车库的双层停车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双层停车设备,所述双层停车设备包括 第一停车板、设置在第一停车板上方大第二停车板、连接第一停车板与第二停车板的四组支 撑架和四个作为动力源与支撑架连接的液压机构。
所述第一停车板为长方形结构,所述长方形长边所在的侧面上设有内凹的第一导轨,第 一导轨的一端和中部各设有一个转轴,转轴的长度大于第一导轨的深度。所述转轴的轴线与 第一导轨所在的侧面垂直,转轴伸出第一导轨的部分的长度大于三厘米。所述第二停车板为 长方形结构,所述长方形长边所在的侧面上设有内凹的第二导轨,第二导轨的一端和中部各 设有一个转轴,转轴的长度大于第二导轨的深度。所述转轴的轴线与第二导轨所在的侧面垂 直,转轴伸出第二导轨的部分的长度大于三厘米。所述第二导轨的宽度与第一导轨的宽度相 等。所述支撑架包括两个支撑杆,两个支撑杆的长度相等,每个支撑杆的两端各设有一个通 孔,每个支撑杆两端的通孔的轴线相互平行,支撑杆上两个通孔中的一个通孔与滑块连接, 滑块的宽度与第一导轨的宽度相等,支撑杆的中部设有安装孔,一个转销的两端分别与同一 组支撑架的两个支撑杆中部的安装孔连接,两个支撑杆相互交叉放置,同一组支撑架的两个 支撑杆设有滑块的一端在转销的同一侧,未设置滑块的一端在转销的另一侧,同一组支撑架 上的两个滑块分别设置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内,同一组支撑架上未设置滑块的一端的通孔 与设置在第一导轨或第二导轨内的转轴连接。作为动力源的液压机构包括液压杆和液压缸, 液压杆一端端部与液压缸连接,液压杆插入液压缸内部,液压缸内部还设有液压油,液压缸 远离液压杆的一端端部与第一导轨内与支撑杆上通孔连接的转轴连接,同液压缸连接的支撑 杆所在支撑架另一个支撑杆与液压杆远离液压缸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停车板的边沿设有伸 出条,所述伸出条向下倾斜,伸出条与第二停车板间的夹角大于150度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车辆的升降上下移动机构灵活,驱动可靠、安全,结构简单,占用 空间小,工作效率高,而且便于在现有的地下停车库中进行改造。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双层停车设备的侧视图。
图中1、第一停车板,2、第二停车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 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艺及操作使用 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 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一种双层停车设备,包括第一停车板1、第二停车板2、四组支撑架和四个作为动力源的 液压机构。
所述第一停车板1为长方形结构,所述长方形长边所在的侧面上设有内凹的第一导轨, 第一导轨的一端和中部各设有一个转轴,所述转轴的轴线与第一导轨所在的侧面垂直,转轴 的长度大于第一导轨的深度且转轴伸出第一导轨的部分的长度大于三厘米。
所述第二停车板2设置在第一停车板1的正上方,第二停车板2为长方形结构,所述长 方形长边所在的侧面上设有内凹的第二导轨,第二导轨的一端和中部各设有一个转轴,所述 转轴的轴线与第二导轨所在的侧面垂直,转轴的长度大于第二导轨的深度且转轴伸出第二导 轨的部分的长度大于三厘米。第二导轨的宽度与第一导轨的宽度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程大学,未经安徽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716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