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淀粉基水性导电碳胶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170693.8 | 申请日: | 2016-03-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45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 发明(设计)人: | 范玲玲;魏成卓;许杰;彭硕;徐卫林;柏自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纺织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9D11/52 | 分类号: | C09D11/52;C09D11/03;C09D11/106;C08F251/00;C08F218/08;C08F2/46;C08F2/54 |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 地址: | 43007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淀粉 水性 导电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电材料的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环保型淀粉基水性导电碳胶的制备 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行业的迅猛发展,导电油墨作为一种功能性印刷电子材料以被广泛应用 且需求也越来越大。而淀粉基水性导电碳胶以淀粉乳胶为基础,使得该导电碳胶可降解,常 用的淀粉乳胶工艺制作复杂,如中国专利:CN104804136A需预处理辐照淀粉还需加以引 发剂和终止剂,使得反应复杂。
本导电碳胶以碳系非金属填料石墨与炭黑为导电填料的导电浆料,也称其为碳系 导电油墨。碳系水性油墨以其物美价廉,具备导电性能良好,稳定性高,附着力好,固化温度 低,耐环境性能优良,原材料资源广泛,制备方法简单易行等优点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与印 刷材料玻璃,塑料薄膜等结合力优良。虽然,导电碳浆的导电性能较之导电银浆相差甚远, 但是导电碳浆以它的经济性、化学稳定性以及特有的物理特性,如优良的导电、导热等;广 泛应用于薄膜开关、电磁屏蔽、柔性电路、通讯设备、医疗电子、汽车电子等许多行业。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型淀粉基水性导电碳胶的制 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淀粉基水性导电碳胶的制备 方法,所述制备方法按下列步骤进行:
A.将淀粉进行辐照,得到辐照后的淀粉。
B.将辐照后的淀粉与蒸馏水按质量比为1:3在60摄氏度下搅拌得到淀粉溶液,再 依次将分别与淀粉质量比为0.001:1的引发剂、稳定剂、防霉剂和乳化剂加入到淀粉溶液中 搅拌10min。
C.再将与淀粉质量比为1:1的乙酸乙烯酯溶液加入到经B步骤得到的淀粉溶液中 搅拌均匀,并在密闭条件下反应2-3h,得到淀粉乳液,其中乙酸乙烯酯应滴加到淀粉溶液 中。
D.再将与淀粉质量比为1:1的炭黑和石墨的混合物和与淀粉质量比为1:5的二甲 基甲酰胺加入经C步骤得到的淀粉乳液中,再搅拌30min,得到黑色粘稠状的液体,其中炭黑 与石墨的质量比为1:1~4。
E.依次将分别与淀粉质量比为0.001~0.01:1的消泡剂、硅烷偶联剂、成膜剂加入 到经D步骤得到的黑色粘稠状的液体中继续搅拌10min。
F.再将经E步骤中的到的黑色粘稠状的液体置于超声细胞粉碎机分散15分钟,即 得到淀粉基导电碳胶。
所述的淀粉为玉米淀粉或小麦淀粉或高粱淀粉中任意一种。
所述的辐照方式为γ射线或Χ射线或电子束等中任意一种。
所述的引发剂为过硫酸钾或过硫酸铵或过氧化氢任意一种。
所述的稳定剂为羟甲基纤维素或聚乙烯醇任意一种。
所述的防霉剂为苯甲酸或山梨酸或三梨酸钾或乳酸钠任意一种。
所述的乳化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或十二烷基硫酸钠或吐温-20或曲拉通-100任 意一种。
所述消泡剂为磷酸三丁酯或有机硅任意一种。
所述的成膜剂为聚丙烯酰胺或聚氧化乙烯或聚乙烯基吡咯烷酮中的任意一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利用辐射法对天然高分子进行物理改性,该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投资设备少、成本较 低;
2)利用淀粉制导电碳胶使得制作成本低、产量高、且最终得到的淀粉基水性导电碳胶 易于生物分解,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本发明的淀粉基水性导电碳胶适用于通讯设备、 医疗电子、汽车电子等许多邻域。以碳系非金属填料石墨与炭黑为导电填料的导电浆料该 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投资设备少、成本较低、并能获得良好的导电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阐述。
一种淀粉基水性导电碳胶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按下列步骤进行:
A.将淀粉进行辐照,得到辐照后的淀粉,所述的淀粉为玉米淀粉或小麦淀粉或高粱淀 粉中任意一种。所述的辐照方式为γ射线或Χ射线或电子束等中任意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纺织大学,未经武汉纺织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706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竖井混凝土溜管出口的缓冲器
- 下一篇:新型油井免放空取样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