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波纹管膨胀节机械性能试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169490.7 | 申请日: | 2016-03-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887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 发明(设计)人: | 钱夏夷;朱庆南;王一宁;葛盼路;白玉;徐锦新;张丹丹;刘英;杨雨图;缑斌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航天晨光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林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王清义 |
| 地址: | 21003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波纹管 膨胀 机械性能 试验装置 | ||
本技术属于机械制造检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波纹管膨胀节机械性能试验装置,尤其适用于同时对两个金属波纹管膨胀节的机械性能进行同时测试;一种波纹管膨胀节机械性能试验装置,包括立式的框架,框架包括顶板、底板和导柱,平行的顶板和底板固连于平行设置的导柱的两端;还包括移动设置在导柱上的上滑块和下滑块,设置在下滑块上面的移动工作台,转动设置在移动工作台上面的下旋转台,转动设置在上滑块下面的上旋转台,移动设置在导柱上的驱动连接板,设置在框架和驱动连接板之间的试验驱动与加载机构;相对设置的下旋转台和上旋转台结构相同;波纹管膨胀节试验件、下旋转台、上旋转台和驱动连接板的轴线共线。
技术领域
本技术属于机械制造检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波纹管膨胀节机械性能试验装置,尤其适用于同时对两个金属波纹管膨胀节的机械性能进行同时测试。
背景技术
目前,管道广泛的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电力、热力系统中。配套的波纹管膨胀节作为一种能自由伸缩的弹性补偿元件,利用波纹管补偿器的弹性元件的伸缩形变在一定程度上吸收导管、管线或者容器由热胀冷缩或者其他的原因而产生的横向、轴向或者角向位移,具有工作可靠、性能良好、结构紧凑等优点,已广泛应用在化工、冶金、核能等部门。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特别是城建、油、气、煤、热等领域管道用量的迅猛增加,需求量逐年上升,波纹管膨胀节的作用和重要性也越来越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越来越高,在保证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制造出合格的波纹管膨胀节显得越来越重要。
目前国内膨胀节制造厂家虽然很多,但检验检测能力薄弱,极少开展波纹管膨胀节的疲劳试验工作。但TSGD7002-2006《压力管道元件型式试验规则》、GB/T12777-2008和EJMA等国内外标准中均对波纹管膨胀节的疲劳试验提出了要求,疲劳试验是膨胀节试样主要性能试验项目,所有出厂的膨胀节试样需经疲劳试验检测合格才能投入使用,所以可靠的膨胀节性能试验设备是保证膨胀节质量的关键。
国内现有的膨胀节疲劳性能试验设备普遍存在适用范围窄(仅适用于一种规格的一个试验件),试验设备笨重,基本靠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大,自动化程度低,影响试验结果的准备度,且试验数据采集量不够。
发明内容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波纹管膨胀节机械性能试验装置,能够对两个膨胀节同时试验,提高了试验效率,且适用范围广,能满足总高度不同、单体高度不同的波纹管膨胀节试验件的试验要求。
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波纹管膨胀节机械性能试验装置,包括立式的框架,框架包括顶板、底板和导柱,平行的顶板和底板固连于至少两根平行设置的导柱的两端;还包括移动设置在导柱上、位于顶板和底板之间的上滑块和下滑块,设置在下滑块上面的移动工作台,转动设置在移动工作台上面的主要用于对由两个相同的波纹管膨胀节使用上端法兰、中间法兰和下端法兰密封固连而成但中间联通的波纹管膨胀节试验件下端法兰定心并夹紧的下旋转台,转动设置在上滑块下面的主要用于对波纹管膨胀节试验件上端法兰定心并夹紧的上旋转台,移动设置在导柱上的位于上旋转台和下旋转台之间的主要用于对波纹管膨胀节试验件中间法兰定心并夹紧的驱动连接板,设置在框架和驱动连接板之间用于调节驱动连接板初始高度后驱动驱动连接板做往复运动的试验驱动与加载机构;相对设置的下旋转台和上旋转台结构相同;波纹管膨胀节试验件、下旋转台、上旋转台和驱动连接板的轴线共线。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航天晨光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林业大学,未经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航天晨光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694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